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胃粘膜脫垂應該怎樣治療呢

眾所周知, 人的胃黏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道胃黏膜出現脫垂的情況, 患者最容易出現腹部疼痛, 有的是陣發性的疼痛, 有的會出現灼燒疼痛, 有的患者會出現脹痛感, 不僅如此, 患者還會出現消化道出血, 身體會很快變得消瘦等等, 所以危害非常大, 那麼患者該如何治療呢?

第一、治療

1.一般治療

本病以內科治療為主, 但並無特效藥。 注意飲食, 少吃多餐, 戒煙酒, 避免刺激性食物;注意體位, 採用左側臥位, 儘量避免右側臥位;可給予鎮靜藥和抗膽鹼能類藥物, 以抑制過強的胃蠕動, 以減少脫垂機會, 應儘量避免使用促胃動力藥, 以免加重黏膜脫垂。 有幽門梗阻者應禁食、胃腸減壓, 並補液、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對伴有胃炎、潰瘍或上消化道出血者應給予相應的治療。 而內科保守治療失敗時, 需考慮行外科手術治療。

2.胃鏡下治療

微波治療, 高頻電刀切除法治療。

3.手術治療

嚴重及反復發作的上消化道出血, 幽門梗阻伴有持續性嘔吐或劇烈上腹疼痛, 經內科治療無效, 懷疑癌變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至於手術種類, 目前認為以胃遠端切除術及胃十二指腸吻合術療效最好。

第二、併發症

1.併發胃炎

在胃黏膜脫垂的患者中, 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同時存在慢性胃炎, 故應先治療慢性胃炎, 減少導致胃黏膜脫垂的因素。

2.併發消化性潰瘍

在胃黏膜脫垂的患者中, 有部分患者伴有消化性潰瘍, 故應治療消化性潰瘍, 減少其致病因素。 首先應用減少損害因素的藥物:如制酸劑、抗膽鹼能藥物、H2受體拮抗藥、丙穀胺、前列腺素E2的合成劑及奧美拉唑等, 同時給予胃黏膜保護的藥物。

3.併發上消化道出血

在胃黏膜脫垂的患者中, 部分患者可同時存在上消化道出血, 因此也要積極治療。

第三、鑒別診斷

本病無特徵性臨床表現, 因此, 需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胃息肉、十二指腸壺腹部息肉

當胃息肉脫入十二指腸壺腹部時, 其X線表現為一個或數個圓形或橢圓形的充盈缺損。 胃息肉、十二指腸壺腹部息肉所形成的充盈缺損位置不固定, 陰影的形狀一致, 同時在球部充盈缺損消失時的情況下, 在胃內可出現胃息肉的X線徵象。 內鏡檢查可確立診斷。

2.消化性潰瘍

臨床上其疼痛具有週期性、節律性,

疼痛與體位無關。 X線檢查可見到龕影。 內鏡檢查可幫助確立診斷。

3.幽門括約肌肥大

X線表現在球基底部形成明顯的壓跡, 但壓跡邊緣整齊, 幽門管變窄而且延長, 在球部看不到脫垂黏膜紋。

4.幽門前區癌

若其侵犯十二指腸基底部時, X線表現可有球基底部的充盈缺損, 但此充盈缺損持久存在, 邊緣不整, 黏膜紋消失, 同時內鏡可幫助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