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比別人跑廁所更“勤”
我們中的有些人, 跑廁所總是比一般人要“勤”。 他們自己也感到奇怪:并不比別人喝水多, 為什么尿得比別人頻繁呢?
這種“頻繁”有的并無大礙, 有的卻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警示信號。
正常人白天平均排尿3-5次
正常人白天平均排尿3-5次, 夜間排尿不超過2次, 每次尿量200-400ml。 如排尿次數超過正常, 即為尿頻。
導致尿頻的原因有很多, 大體可以分為生理性、精神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尿頻的原因較為多樣, 可概括為三類:首先是自身原因, 性別、年齡、發育、身材、體重等各異, 泌尿系器官發育有所區別, 排尿次數就會不一樣;其次是環境因素,
精神性因素導致的尿頻, 多為緊張、焦慮、抑郁、失眠或癔癥人群。 如果尿頻對生活造成了困擾, 要及早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哪些尿頻是病理性的
以下尿頻是病理性原因造成的。
1、尿崩癥以多尿為典型表現。 它是因下丘腦-神經垂體病變引起精氨酸加壓素(AVP, 又稱抗利尿激素)不同程度的缺乏, 或由于多種病變引起腎臟對AVP敏感性缺陷, 導致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功能障礙, 引起的臨床綜合征。
2、糖尿病表現為多食、多飲、多尿。 因體內血糖過高, 大量的葡萄糖從腎小球濾出, 過多的葡萄糖不能全部被腎小管再吸收, 形成高滲透壓導致滲透性利尿, 引起多尿和尿頻。
3、泌尿系感染, 如膀胱炎、腎盂腎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 除了尿頻, 還可有尿急、尿痛、發熱等癥狀。
此外, 膀胱容量減少, 大多因膀胱攣縮、結石、結核、腫瘤占位等導致, 存儲尿量少, 排尿的次數就會增多;膀胱受到壓迫, 如妊娠期增大的子宮或卵巢囊腫等, 也可以尿頻。 尿道口周圍病變、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神經源性膀胱(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樞神經系統或周圍神經受到損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礙)、盆底肌肉松弛、多次盆底手術史等也會導致尿頻。
如有異常及時檢查指標
如果有了上述非生理性的尿頻, 就要當心是否為精神性或病理性尿頻。 這類人群要留意細節, 及時就診排查病因。
一是留意尿頻可能的誘因, 記錄每日小便次數和尿量;
二是除了尿頻之外, 注意有無尿急、尿痛癥狀, 警惕泌尿系感染;
三是進行尿常規、腎小管功能、血糖和肝腎功能檢查, 看看指標是否有異常;
四是進行泌尿系彩超, 排除結石、腫瘤、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五是進行膀胱及盆底肌肉訓練, 加強膀胱及盆腔肌肉功能;
六是避免攝入含咖啡因的飲料, 如咖啡、茶、奶茶, 以及酒和辛辣食物;
七是便秘會增加膀胱壓力,
八是避免精神緊張和焦慮, 根據病因對癥治療。 (蔡士銘 李月紅)
[ 位置: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