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睡眠中調節腦波可增強記憶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發現, 在實驗鼠睡眠過程中調節其丘腦部位特定腦波的數量, 可以增強或削弱記憶。 這有助於理解睡眠與長期記憶形成過程之間的關係, 記憶力不足的患者可能從中受益。

這項成果是韓國基礎科學研究所和德國蒂賓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取得的, 論文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神經元》雜誌上。

與人類一樣, 實驗鼠的睡眠也分為快波和慢波兩種狀態, 其中慢波睡眠與記憶的整理和固化有關。 在慢波睡眠階段, 大腦不同部位的神經元產生3種腦波, 形成慢振盪、紡錘波和漣漪波的“三重奏”,

這項新研究的重點是紡錘波。

紡錘波由丘腦網狀核產生, 大約每7秒~15秒出現一個波峰。 此前研究發現, 紡錘波的數量與記憶有關, 如果白天學習的內容很多, 晚上睡覺時紡錘波數量就比較多;老年人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紡錘波數量較少。

研究人員將實驗鼠放在籠子裡, 然後進行電擊, 使它們對籠子產生恐懼感。 隨後實驗鼠被分為3組, 接受睡眠實驗。 研究人員利用光遺傳技術刺激第一組實驗鼠的丘腦, 人為增加紡錘波數量, 並且節奏與本來的腦波合拍。 第二組也受到光刺激, 但節奏是亂的。 第三組是對照組, 沒有接受任何刺激。

第二天, 實驗鼠被放回原來的籠子, 第一組40%的時間嚇到不能動彈, 第二組和第三組只有20%的時間有如此反應。

這顯示, 合乎節律的人工紡錘波增強了實驗鼠對空間的記憶, 而如果人為減少紡錘波數量, 實驗鼠的記憶會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