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0日是第26個世界精神衛生日,
早晨8時許,
就有市民到山醫大一院門診二樓詢問。
“我覺得自己壓力很大,
但是不知道該和誰說。
”“我這個人,
只願意和投緣的人多說話,
同事說我不合群,
我是不是有問題?”面對市民的疑問,
幾位精神衛生專家積極回答。
你是否對周圍人和事“強顏歡笑”?你是否壓抑自己的不快選擇獨自忍受?在世界精神衛生日,
記者就“微笑抑鬱”採訪了山醫大一院精神衛生科副主任醫師、心理治療師曹曉華和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韓銳。
微笑卻不是發自內心
“微笑抑鬱”是抑鬱症的一種,
是指因“工作需要”“面子需要”“尊嚴和責任需要”,
很多人多數時間面帶微笑,
但並不是內心的真實感受。
現代都市人,
難免有強顏歡笑的時候,
如何識別“微笑抑鬱”?曹曉華說,
“微笑抑鬱”其實是隱匿性抑鬱,
不易察覺,
而這種習慣性微笑不能消除工作生活方面的壓力,
只會讓當事人把憂鬱和痛苦越積越深。
“前不久,
我們接診了一名中學生,
他沒有不良生活事件,
平常特別喜歡思考、看書,
哲學類、歷史類的書看了很多,
他似乎有一種看破紅塵的感覺,
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最後都是死亡,
比較悲觀消極,
所以出現了自傷行為。
”曹曉華說,
這個男孩子和父母外出郊遊、爬山,
看上去狀態不錯,
甚至在醫院就診時和醫生對話也很有邏輯性,
“我最近挺好的,
也不想那些事了。
”然而,
回到家中不久,
突然在某一天把所有給他開的藥都吃了,
幸好父母發現早,
及時送到了醫院。
“他的父母很震驚,
明明孩子狀態和一般人無異,
微笑示人,
沒想到會突然這樣。
”曹曉華說,
自傷只是個例,
但抑鬱情緒每個人都經歷過,
是普遍存在的。
有時候,
這種情緒能平穩化解,
但如果長期積累,
就會在不易察覺的情況下發展為抑鬱症。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如何區分?
在生活中,
人們難免會有不愉快的時候,
怎麼識別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曹曉華說,
實際上,
每個人都會體會抑鬱情緒,
這是正常的,
我們首先要學會接納這種情緒。
但如果這種情緒出現時間比較長,
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我們一般認為,
連續半個月以上愉快感缺失,
原本應該高興的事情現在高興不起來,
興趣減退,
過去有興趣的事情現在沒了,
還有明顯的情緒低落、疲乏、精力差、反應遲鈍現象,
如果找不到肌體問題,
可以考慮是抑鬱狀態。
”曹曉華說,
如果有這種情緒,
要學會自我調節。
“比如,
可向親朋好友傾訴,
得到支持理解和建議,
如果無法自愈,
可以考慮去諮詢心理機構或到專業醫院測試判斷。
”曹曉華說,
作為家人和朋友,
要學會傾聽和理解,
這種理解並不是要治癒這種消極狀態,
而是要給予對方理解和同情,
這個時候陪伴最重要。
這個基礎有了,
就可以考慮怎麼解決問題了。
關注精神健康 讓家庭更和諧
本屆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共用健康資源共建和諧家庭”。
當你的不良情緒來源於本想讓愛的人過得更好時,
你是否考慮過,
你們已經有多久沒有交流了?又或者,
你對自己過於苛求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韓銳說,
之所以出現“微笑抑鬱”,
其實是因為我們在精神世界當中,
沒有對自己和解過。
“我們經常會問,
你生活中最需要照顧的3個人是誰?很多人想到了老人、孩子、朋友,
唯獨沒有想到自己。
‘微笑抑鬱’,
就是老在內心思考,
陷在自己的世界裡出不來。
這種狀態,
我認為不是對世界失去興趣,
而是對自己失去興趣。
所以,
我們希望大家愛自己,
不是要讓大家自私,
而是要自愛。
”韓銳說。
怎樣能讓自身情緒乃至家庭都處於比較良性的狀態?韓銳建議,
放下手機來交流。
“大家禁錮在手機當中,
只對自己感興趣,
甚至不一起看電視,
我們生活在一個屋簷下,
但成了幾個割裂的世界。
聊天,
本身就有‘療’的作用。
閒聊也是一個彼此支撐的過程,
朋友小聚,
盡可能不聊手機裡的內容。
網路增加了速度,
但是沒有增加溫度。
我們呼籲大家,
關注周圍人的存在,
而不是只有資料和資訊。
我認為,
抑鬱症只是走不出自己的圈子,
進入一個死結,
需要有外界的聲音,
可能這個聲音就會打破這個死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