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问歌:问二便
十问歌是中医看病问病症的总结, 由明代的张景岳提出, 而后由清代陈修园补充为现在所看到的“十问歌”, 通过问的这些方面,
《十问歌》即是:一问寒热二问汗, 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 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 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 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 天花麻疹全占验。
问二便, 是询问患者大小便的有关情况, 如大小便的性状、颜色、气味、便量多少、排便的时间、两次排便的间隔时间、排便时的感觉及排便时伴随症状等。 医学教育网整理询问二便的情况可以判断机体消化功能的强弱, 津液代谢的状况, 同时也是辨别疾病的寒热虚实性质的重要依据。
有关二便的性状、然、味,
1、问大便
健康人一般一日或两口大便一次, 为黄色成形软便, 排便顺利通畅, 如受疾病的影响, 其消化功能失职则有粘液及未消化食物等粪便。 气血津液失调, 脏腑功能失常, 即可使排便次数和排便感觉等出现异常。
(l)便次异常 便次异常, 是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 超过了正常范围, 有便秘与泄泻之分。
#p#副标题#e#
①便秘 即大便秘结。 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 排便间隔时间延长, 便次减少, 通常在四至七天以上排便一次, 称为便秘。 其病机总由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 可见于胃肠积热, 气机郁滞、气血津亏、阴寒凝结等证。
②溏泻 又称便溏或泄泻, 即大便稀软不成形, 甚则呈水样, 排便间隔时间缩短, 便次增多, 日三、四次以上。 总由脾胃功能失调、水停肠道、大肠传导亢进所致。 可见于脾虚、肾阳虚、肝郁乘脾、伤食、湿热蕴结大肠, 感受外邪等证。
(2)排便感觉异常 排便感觉异常, 是指排便时有明显不适感觉, 病因病机不同, 产生的感觉亦不同。
①肛门灼热 是指排便时肛门有烧灼感。 其病机由大肠湿热蕴结而致。 可见于湿热泄泻、暑湿泄泻等证。
②排便不爽 即腹痛且排便不通畅爽快, 而有滞涩难尽之感。 多由肠道气机不畅所致。 可见于肝郁犯脾、伤食泄泻、湿热蕴结等证。
③里急后重 即腹痛窘迫, 时时欲泻, 肛门重坠, 便出不爽。 紧急而不可耐, 称里急;排便时, 便量极少,
是痢疾病证中的一个主症。 多因湿热之邪内阻, 肠道气滞所致。
④滑泻失禁 即久泻不愈, 大便不能控制, 呈滑出之状, 又称滑泻。 多因久病体虚, 脾肾阳虚衰, 肛门失约而致。 可见于脾阳虚衰、肾阳虚衰, 或脾肾阳衰等证。
⑤肛门气坠 即肛门有重坠向下之感, 甚则肛欲脱出。 多因脾气虚衰, 中气下陷而致。 多见于中气下陷证。
2、问小便
健康人在一般情况下, 一昼夜排尿量约为1000一1800毫升, 尿次白天3-5次, 夜间0~1次。 排尿次数、尿量, 可受饮水、气温、出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而略有不同。 医学教育网整理受疾病的影响若机体的津液营血不足, 气化功能失常, 水饮停留等, 即可使排尿次数、尿量及排尿时的感觉出现异常情况。
(1)尿量异常 尿量异常, 是指昼夜尿量过多或过少, 超出正常范围。
①尿量增多 多因寒凝气机, 水气不化, 或肾阳虚衰, 阳不化气, 水液外泄而量多。 可见于虚寒证, 肾阳虚证及消渴病中。
②尿量减少 可因机体津液亏乏, 尿液化源不足或尿道阻滞或阳气虚衰, 气化无权, 水湿不能下入膀胱而泛溢于肌肤而致。 可见于实热证、汗吐下证、水肿病及癃闭、淋证等病证之中。
#p#副标题#e#
(2)排尿次数异常
①排尿次数增多;又叫小便频数, 总由膀胱气化功能失职而致。 多见于下焦湿热、下焦虚寒、肾气不固等证。
②排尿次数减少 可见于癃闭, 在排尿异常中介绍。
(3)排尿异常 是指排尿感觉和排尿过程发生变化, 出现异常情况,
①小便涩痛 即排尿不畅, 且伴有急迫灼热疼痛感, 多为湿热流入膀胱, 灼伤经脉, 气机不畅而致。 可见于淋证。
②癃闭 小便不畅, 点滴而出为癃, 小便不通, 点滴不出为闭, 一般多统称为癃闭。 病机有虚有实。 实者多为湿热蕴结、肝气郁结或瘀血、结石阻塞尿道而致。 虚者多为年老气虚, 肾阳虚衰, 膀胱气化不利而致。
③余沥不尽 即小便后点滴不禁。 多为肾气不固所致。
④小便失禁 是指小便不能随意识控制而自行遗出。 医学教育网整理多为肾气不足, 下元不固;下焦虚寒, 膀胱失煦, 不能制约水液而致。 若患者神志昏迷, 而小便自遗, 则病情危重。
⑤遗尿 是指睡眠中小便自行排出, 俗称尿床。 多见于儿童。 其基本病机为膀胱失于约束。 可见于肾阴、肾阳不足,脾虚气陷等证。
这些都是关于二便的病症和表现,朋友们也可以问问自己,自己的二便是否通畅?身体各部位有没有什么异常,通过这些简单的症状分析,便可以知道自己是哪种症状的疾病,可以按证预防也可以自己调理。
可见于肾阴、肾阳不足,脾虚气陷等证。这些都是关于二便的病症和表现,朋友们也可以问问自己,自己的二便是否通畅?身体各部位有没有什么异常,通过这些简单的症状分析,便可以知道自己是哪种症状的疾病,可以按证预防也可以自己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