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說神馬 馬的傳奇故事
馬是十二生肖中, 位居第七、與十二地支配“午”, 故一天十二晨辰中的“午時”--中午十一點至中午一點又稱“馬時”。 易卦為“乾為馬”。
傳說古時的馬有雙翅, 叫天馬, 它地上會跑, 水中能遊、天上能飛, 是一種極有威力的動物, 後來它在玉帝殿前做了一匹禦馬。 天馬因玉帝寵愛, 漸漸驕橫起來, 時常胡作非為, 一日, 天馬出天宮, 直奔東海要硬闖龍宮。 守宮門的神龜及蝦兵蟹將一齊阻擋, 天馬惱羞成怒, 飛腿踢死了神桂, 此事告到天宮, 玉帝便下令削去天馬雙翅。 並壓在昆侖山下, 300年不許翻身。
200多年後, 人類始姐--人祖, 要從昆侖山經過, 天宮玉馬園的神仙便給天馬透了信, 並告訴天馬如何才能眾山下出來, 當人祖經過時, 天馬大喊道:“善良的人祖, 快來救我, 我願同您去人世間終生為您效力。 ”
人祖聽了, 生出同情之心, 便依天馬所言, 砍去了山頂上的桃樹, 只聽一聲巨響, 天馬從昆侖山底一躍而出。
天馬為了答謝人祖救命之恩, 同人祖來到人世間, 終生終世為人祖效勞。 平時耕地拉車、馱物、任勞任願, 在戰時, 披甲備鞍, 征占沙場, 同主人出生入死, 屢建占功。 從此, 馬和人就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當玉帝準備挑選十二種動物生肖時,
民間的傳說固然是虛構的, 但事實上馬與人類的關係這親密, 是任何家畜所不能比的。 自從人類告別漁獵時代, 進入農耕社會, 馬就成了人類最先伺養的動物之一。
在今天, 儘管由於科技發達, 機械化程度的提高, 馬作為人類的助手這一作用對削弱, 但千百萬年來那一幅幅天馬行空、老驥伏櫪、千金買骨、義馬救主的動人圖景, 那一份祖先遺傳下來的戀馬之情卻永遠不會消失。
馬, 以它的忠誠、勤懇、靈性獲得了人類的認同, 它成為人類的生肖是當之無愧的。
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即“午時”), 依據道士的說法, 中午太陽當頂陽氣達到極點, 陰氣漸漸增加, 在陰陽換柱之時, 一般物者躺著休息, 只有馬還習慣站著, 甚至睡覺也站著, 從不躺著, 這樣, 午時就屬馬了。
天馬行空典故
相傳漢武帝時期, 在西域有一匹馬叫做天馬。 那匹馬四肢健壯, 腿腳靈敏, 因此沒人可以抓住它。 後來人們在山腳下放了一匹五彩馬, 不久它與天馬配對生出了很多匹小馬。 據說這種馬出的是赭石色的汗, 馬蹄踏在石頭上就可以形成深深的坑。 不久這個消息傳到漢武帝耳中, 漢武帝十分高興, 便派使者通過絲綢之路送去百匹綢緞以換得一匹小馬。 可是西漢人認為這馬萬萬不能送, 於是就將使者趕了回去。漢武帝十分生氣,於是下兵打西域,終於得到了一匹小馬。後人也將天馬稱作西極天馬。
老驥伏櫪典故: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袁紹;此後軍威大振,曹操也更加雄心勃勃。這年七月,曹操胸懷統一北方之志,統領大軍出盧龍寨,日夜抄道疾進,遠征烏桓。大軍一到柳城,即大敗烏桓騎兵,殺死了單于蹋頓。袁紹的兒子袁尚、袁熙從柳城逃命至平州公孫康處。曹操手下的大將知道了這件事後,勸曹操乘勝出擊,拿下平州,剿滅袁氏兄弟。曹操深知公孫康與二袁不和,如果急著去進攻平州,那麼他們肯定會合夥抵抗;如果再等一段時間,他們一定會自相殘殺。於是不顧眾大將的建議,下令收兵。沒幾天,公孫康果然把袁氏兄弟的頭顱送了過來。這樣曹操北征烏桓、統一北方的大業算是完成了。
中秋剛過,曹操便令班師回朝。大軍經過十多天的艱難跋涉,終於走出了滿目荒涼的柳城,來到了河北昌黎。這裡東臨碣石,西鄰滄海。曹操屹立山巔,眺望大海。這時夕陽西下,碧海金光;遠處的島嶼若隱若現,近處的海浪又滾滾向前。眼見如此壯麗的景色,曹操不禁又詩興大發,脫口吟道: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返回軍營之後,曹操仍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他想:北方的袁紹、蹋頓雖然已討平,南方的孫權、劉備卻仍然各雄踞一方。祖國的統一大業尚未實現。這時的曹操已是五十三歲的人了,但歷史的重任肩負在身,統一祖國大業的使命仍在召喚著他。想著想著他激情難耐,豪情又起,大踏步跨至案前,揮筆寫下: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滕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兩首詩表現了曹操熱愛自然、蔑視天命、老當益壯、志在千里的積極進取精神,抒發了他那變革現實、統一祖國的豪情壯志。
千金買骨典故
出自《戰國策·燕策一》,說的是古代一位侍臣為君王買千里馬,卻只買了死馬的骨頭回來,君王大怒而不解,侍臣解釋說,如果大家看見君王連千里馬的骨頭都肯用重金買回來,就會認為君王是真正想要高價買千里馬,就會自然而然把千里馬送上門來。後來果真如侍臣所言,不到一年就有幾匹千里馬被呈送上來。故事流傳至今,意指十分渴望和重視人才。
義馬救主典故
劉備在樊城駐紮兵馬,這時荊州刺史劉表對他很有禮貌,然而劉備不信任劉表。劉表曾經邀請劉備去赴宴,他手下蔡瑁等人想要乘機抓住劉備。劉備察覺到了,就假裝去廁所,悄悄逃離了。他所騎的馬名叫“的盧”。劉備騎著“的盧”逃走,溺水落進了城西的檀溪河裡,出不來了。劉備著急地說:“的盧,的盧啊!今天很危險!(你)要努力啊!”“的盧”於是就一躍三丈,才得以過河。
於是就將使者趕了回去。漢武帝十分生氣,於是下兵打西域,終於得到了一匹小馬。後人也將天馬稱作西極天馬。老驥伏櫪典故: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袁紹;此後軍威大振,曹操也更加雄心勃勃。這年七月,曹操胸懷統一北方之志,統領大軍出盧龍寨,日夜抄道疾進,遠征烏桓。大軍一到柳城,即大敗烏桓騎兵,殺死了單于蹋頓。袁紹的兒子袁尚、袁熙從柳城逃命至平州公孫康處。曹操手下的大將知道了這件事後,勸曹操乘勝出擊,拿下平州,剿滅袁氏兄弟。曹操深知公孫康與二袁不和,如果急著去進攻平州,那麼他們肯定會合夥抵抗;如果再等一段時間,他們一定會自相殘殺。於是不顧眾大將的建議,下令收兵。沒幾天,公孫康果然把袁氏兄弟的頭顱送了過來。這樣曹操北征烏桓、統一北方的大業算是完成了。
中秋剛過,曹操便令班師回朝。大軍經過十多天的艱難跋涉,終於走出了滿目荒涼的柳城,來到了河北昌黎。這裡東臨碣石,西鄰滄海。曹操屹立山巔,眺望大海。這時夕陽西下,碧海金光;遠處的島嶼若隱若現,近處的海浪又滾滾向前。眼見如此壯麗的景色,曹操不禁又詩興大發,脫口吟道: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返回軍營之後,曹操仍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他想:北方的袁紹、蹋頓雖然已討平,南方的孫權、劉備卻仍然各雄踞一方。祖國的統一大業尚未實現。這時的曹操已是五十三歲的人了,但歷史的重任肩負在身,統一祖國大業的使命仍在召喚著他。想著想著他激情難耐,豪情又起,大踏步跨至案前,揮筆寫下: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滕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兩首詩表現了曹操熱愛自然、蔑視天命、老當益壯、志在千里的積極進取精神,抒發了他那變革現實、統一祖國的豪情壯志。
千金買骨典故
出自《戰國策·燕策一》,說的是古代一位侍臣為君王買千里馬,卻只買了死馬的骨頭回來,君王大怒而不解,侍臣解釋說,如果大家看見君王連千里馬的骨頭都肯用重金買回來,就會認為君王是真正想要高價買千里馬,就會自然而然把千里馬送上門來。後來果真如侍臣所言,不到一年就有幾匹千里馬被呈送上來。故事流傳至今,意指十分渴望和重視人才。
義馬救主典故
劉備在樊城駐紮兵馬,這時荊州刺史劉表對他很有禮貌,然而劉備不信任劉表。劉表曾經邀請劉備去赴宴,他手下蔡瑁等人想要乘機抓住劉備。劉備察覺到了,就假裝去廁所,悄悄逃離了。他所騎的馬名叫“的盧”。劉備騎著“的盧”逃走,溺水落進了城西的檀溪河裡,出不來了。劉備著急地說:“的盧,的盧啊!今天很危險!(你)要努力啊!”“的盧”於是就一躍三丈,才得以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