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小雪節氣怎麼養生保健?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我國的節氣有二十四個吧, 每個節氣都有自己不同時節的意義, “小雪”節氣就是其中之一, 它意味著冬季的飄雪天氣就要開始了, 當小雪過去之後, 氣溫將會驟然下降, 這時候就需要注意保健養生了, 中醫養生講究的是順時養生。 從小雪節氣開始, 氣候寒冷還會影響心腦血管, 造成血壓波動等。 所以很容易發生一些病變, 一定要加以重視才行, 今天小編就帶來一篇關於如何在小雪節氣裡保健養生的文章, 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快點來學習吧!

適當調節情緒減少抑鬱

小雪節氣的前後, 由於夜間時間越來越長, 白天時間越來越短, 陽氣潛藏, 陰氣漸盛, 氣溫降低, 天氣時常陰冷晦暗, 再加上樹葉凋零, 寒風瑟瑟, 人們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影響, 引起心理上的一些感傷, 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 甚至會導致抑鬱症狀的發生。

所以, 在小雪節氣裡, 要順應季節的變化特點, 把養生重點在於藏, 即把神藏於內, 不暴露於外, 保持思想清靜, 調神養生, 節制對私欲和名利的奢望, 減輕不必要的思想負擔, 心地坦蕩, 才能保持心情舒暢心態愉悅, 從而促進身心健康以有效地增強抗病能力, 減少疾病的發生。 再有我國傳統的醫學理論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 認為常曬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 特別是在冬季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 而人應乎自然也不例外, 故冬天常曬太陽, 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功效, 對調節情緒, 改善人體狀態有很好的作用, 有益身心健康。

比如香蕉、菠菜、蘆筍、獼猴桃、牡蠣、橘子、豌豆、黃豆和深綠色的蔬菜都可以幫助我們抵抗抑鬱。

粗麵粉製品、穀物顆粒、酵母、動物肝臟及水果等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 對改善不良情緒及抑鬱症也大有裨益

注意防寒保暖不要上火

可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 即頭部是所有陽經彙聚的地方, 最不能受風寒, 所以一定要戴帽子, 注意防寒、保護陽氣。 再有吃黑色食物也可以起到補腎禦寒保暖作用, 比如黑木耳、黑芝麻, 甚至泥鰍、黃鱔等等, 其他如黑米、黑大豆、黑芝麻、黑棗、黑木耳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 保暖也不要太過, 如果暖氣溫度過高, 人們穿得過於嚴實, 體內的熱氣散發不出去, 就容易生內火, 也出現口腔潰瘍, 大便乾燥、口幹口苦、目眵增多等症狀, 這些就是內火的表現。 針對內火, 建議大家可以多喝點熱湯,

比如白菜豆腐湯、菠菜豆腐湯、羊肉白蘿蔔湯等, 既暖和又能滋補津液。 這個季節的白菜、蘿蔔都是當季食物, 富含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 而且, 白蘿蔔能清火降氣、消食, 非常適合這個節氣裡食用。 過於辛辣刺激、油膩不好消化的食物儘量少吃。

強身體保健穴位多按摩

中醫認為, 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 分別對應五行木、火、土、金、水, 而五行相對應的自然季節是春、夏、長夏、秋、冬。 因此不同的季節所需要重點保養的臟腑也就有所不同。 所以四季養生的原則是:春養肝, 夏養心, 長夏養脾, 秋養肺, 冬季則應當以保養腎臟為主。 小雪節氣前後如何保養 腎呢?可以揉按太溪穴來實現。 該穴位於足內側, 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太溪穴是腎經上的原穴, 原穴是指源頭, 生命的原動力。 每天只要堅持揉按刺激太溪穴, 就能夠調動起生命的原動力, 揉按太溪穴最佳時間是在每晚上9點, 一次按30下。 在按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 用手指按揉, 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 每天堅持按太溪穴能夠防治因冬季氣候所引起的常見病症。

由於冬季很多人不太注意保暖, 尤其是年輕人, 為了美麗和線條, 所以很多人在冬季穿的很單薄, 不戴帽子、圍巾等。 而且飲食上也經常吃冰冷食物, 這樣對健康是沒有好處的, 所以希望通過以上的文章能夠讓大家認識和瞭解小雪時節的一些保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