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健身 溫度條件不可忽視
在進行體育健身活動時,人們常常對周圍的硬體環境(如綠化,地面平整度等)關注較多,對氣象條件,尤其是對看不見、摸不著的溫度和濕度要素,容易忽視。 這樣當然會影響健身的效果。 古人說的早晨鍛煉“必待日光”,不僅是個時間界定問題,更主要是說明早晨健身對包括氣象因素在內的環境條件有特定的要求。
在眾多氣象要素中,溫度變化對健身鍛煉影響最為直接和明顯。 眾所周知,人體有完善的體溫調節機能,在不同的氣溫條件下,機體的代謝強度和散熱方式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以保持體溫的恒定。
也不可忽視低氣溫對健身鍛煉的影響。 低氣溫對人體的損害主要是造成局部凍傷和全身體溫過低。 在寒冷環境下進行長時間運動(如長跑等),體溫散失過多,會出現頭暈、協調能力下降、步履不穩等徵象。
正是因為人體對高低溫環境的適應能力比較有限,所以醫療保健學家提出“耐熱鍛煉”和“耐寒鍛煉”的理念,即在春夏之交進行耐熱鍛煉,而在秋冬之際進行耐寒鍛煉,鍛煉方式可選擇一般的健身方式(如跑步、打太極拳等),也可採取古人“春捂秋凍”的一些措施(如增減衣服),這樣就使得人體的生理機能主動適應越來越大的氣溫變化,從而逐漸適應即將到來的高溫和低溫環境。 從這個意義上說,春秋季的健身鍛煉顯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