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社交偷窺上癮族嗎?
遇見心儀的對象, 你會偷偷地看對方朋友圈、微博、空間嗎?不用羞於回答, 你肯定會的!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的調查發現, 這種行為不僅有, 而且太普遍了。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 社交偷窺已經成為一種讓人上癮的社會現象, 大約六成左右的人都會有社交偷窺的習慣, 不僅針對關注物件, 前任也是最易“被偷窺”的人群。 但這種行為, 只要不過激, 現代人都比較寬容地認為可以接受。
別蒙 有人可能偷偷關注你
如果你也喜歡偷偷潛伏在特別關注物件的社交介面, 不用不好意思, 這是人之常情。 相較於面對面的交流,
調查顯示, 針對感興趣的人的社交偷窺行為, 最常見的不過是在對方的社交網路主頁上多停留幾分鐘, 全方位臆想一下對方的生活, 這種“初級花癡”的比例占73.7%, 會選擇進一步行動添加對方好友且不斷跟進狀態的有32.1%, 如果再瘋狂一點, 有29.7%的人還會對關注物件的所有好友從頭刷到尾, 逐個排除假想情敵。
另外, 有四分之一的調查者承認, 光偷窺不太解渴, 他們會選擇給對方發資訊。
當然, 這種一廂情願的行為不免會引起一些尷尬。 四分之一的美國調查者反映, 最終他們會向心儀的對象坦白:自己曾偷偷去看他們的照片。 10.4%的人會在無意中說漏嘴, 讓對方發現自己在偷偷查看他的個人資料。
別慌 偷偷刷朋友圈會上癮
調查發現, 被調查者中越是已婚的和有固定伴侶的人, 越傾向于定期去前任的朋友圈“巡視”一番, 看看他們的近況, 也順便吃點前任與新歡的狗糧, 讓平靜的生活生出些許波瀾。
具體來看, 單身的美國人中只有56.5%承認他們會偶爾到前任的社交地盤去踩踩點,
如果說美國人在“戀舊”方面太大膽, 那麼歐洲人則相對保守一些。 調查顯示, 歐洲人中已婚和處於有伴侶狀態的人定期去翻看前任社交網路狀態的比例分別為65.7%和62.7%, 單身人士會顯得更加激進一點, 67.6%的人會保持社交偷窺的行為。
別怕 正常偷窺可以被接受
在社交網路如此發達的現今社會,
調查者列舉了一些常見的社交偷窺行為, 讓調查者針對不可容忍程度給出1分到10分的打分。 結果顯示, 無論對於美國男士還是女士來說, 他們都會認為“試圖登錄別人的社交帳號”是最讓人覺得不可容忍的社交偷窺行為。 但即使這樣, 他們的打分也都比較寬容地給出了6.4分(男士)和6.6分(女士)的分值。
同時, 其他一些可能讓人心生厭惡或恐懼的社交偷窺行為包括跟蹤、假裝偶遇或者想方設法找到對方電話發資訊。 這裡要提醒的是, 如果給女生髮資訊對方不回, 你還堅持發, 這無疑會讓女生感覺被冒犯。
不過,
■連結
為何社交偷窺會上癮?
研究發現, 社交偷窺之所以容易上癮, 除了滿足好奇心之外, 在翻看別人的社交網路時, 也是一種變相的對別人資訊的掌控, 而且不必付出任何代價。 而在這個資訊即財富的社會, 自然會讓你覺得很過癮。 另外, 社交偷窺也是一種間接的自我評價方式, 雖然從小我們被教育“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但我們不自覺地都會通過和別人對比來找到自身價值, 來檢驗自己到底過得好不好。 當然, 這也被一些人看作是一種自卑的表現。
社交偷窺會不會犯法?
除了對於關注物件和前任的偷窺之外, 社交網路上也不乏其他形式的偷窺行為。 很多家長通過偷窺孩子的社交網路掌握其心理狀態, 老闆通過偷窺員工的社交網路主頁來尋求利益共鳴, 但這種偷窺行為的背後, 會不會侵犯別人隱私?
一般的社交偷窺大多出於好奇心、嫉妒心作祟, 只是單方面的偷窺,不會讓對方察覺。但如果網路偷窺行為發展下去,也有可能觸犯法律的紅線。法律網站 “law insider”提到可能涉及到犯罪的網路偷窺行為主要包括兩種方式。一種是在社交網路上給偷窺物件發送涉嫌威脅的資訊,會引起對方恐慌的行為。另一種是將社交偷窺發展到生活中,例如通過社交網路上獲取的資訊進行現實生活中的跟蹤或偷窺。
(本版編譯 陳佳莉)
只是單方面的偷窺,不會讓對方察覺。但如果網路偷窺行為發展下去,也有可能觸犯法律的紅線。法律網站 “law insider”提到可能涉及到犯罪的網路偷窺行為主要包括兩種方式。一種是在社交網路上給偷窺物件發送涉嫌威脅的資訊,會引起對方恐慌的行為。另一種是將社交偷窺發展到生活中,例如通過社交網路上獲取的資訊進行現實生活中的跟蹤或偷窺。
(本版編譯 陳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