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上的細菌是馬桶水的80倍
牙刷用3周比馬桶水髒80倍。 俗話說“病從口入”, 因此很多人都特別注意口腔衛生, 每天及時刷牙, 覺得這樣就能把好第一道關。 牙刷並非你想的那麼乾淨。 使用了3周的牙刷, 細菌數量高達百萬, 超過9杯抹布水的細菌量, 以及29個一元硬幣的細菌量, 是馬桶水細菌含量的80倍!
真相:將使用過的牙刷和馬桶水、抹布水、硬幣的清潔程度相比, 除了噁心人, 還能有什麼作用呢?如果是讓人不再使用牙刷了, 那真是誤人子弟。 如果是提醒大家注意保持牙刷的清潔和及時更換, 那真可謂是用心良苦。
牙刷上的真相
我們的口腔裡本來就有著上百種的微生物。
牙刷上有細菌的說法並沒有錯。 也有廠商研發用於牙刷消毒的產品以及抗菌牙刷。 不過, 目前的臨床證據並不能說明牙刷上的微生物會對口腔健康、人體健康造成大的影響。 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暴露在充滿潛在威脅的微生物環境中。 在正常情況下, 我們的身體擁有抵抗這些威脅的機制。
不過, 儘量保持牙刷的清潔衛生當然是更好。 謠言粉碎機調查員為大家提供幾條來自美國牙科協會的建議:
1、不要和別的人共用牙刷。 共用牙刷的人之間會帶來體液和微生物的交換, 使得交叉感染的風險提高。 這樣的行為對於免疫低下的人、處於感染疾病期的人, 尤其要注意。
2、刷完牙以後, 要將牙刷上的牙膏、污垢徹底的洗乾淨。 用完以後的牙刷頭也儘量朝上放。 保持乾爽有助於減少細菌。 多支牙刷應該分開放, 避免交叉感染。
3、避免將牙刷放置在密閉的容器內。 在密閉的容器裡, 牙刷很難保持乾燥。 而相比乾燥的環境, 潮濕的環境更利於微生物快速繁殖。
以上是針對一般情況。 如果是免疫力較低的人, 比如服用免疫抑制劑、接受放化療的病人, 這些致病微生物可能造成的再次感染就會是很嚴重的問題。 對於這樣的人, 需要格外注意牙刷的清潔, 可以使用合格的牙刷消毒產品, 並且要經常更換牙刷。
“3個月換一次牙刷”是怎麼回事?
關於牙刷, 還有一個說法常常被人提及:“3個月就要換一次”。 這個說法的依據是, 使用了一段時間以後, 牙刷毛會捲曲、破損, 這樣的舊牙刷的清潔能力就變差了, 不能很好的保障牙齒的健康和衛生。 而3個月的時間期限, 則是依據大多數人的牙刷損毀情況得出的。
這個說法早期是有一定的依據。 1986年發表在《臨床牙周病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就研究了“舊牙刷清除牙菌斑是否不給力”這個問題。
不過, 隨著調查的深入, 謠言粉碎機調查員發現了讓人驚訝的後續研究。 1996年, 另一篇同樣發表在《臨床牙周病學雜誌》上的文章再次討論了這個問題。 這一回, 研究者的實驗方案與前次稍有不同。
類似的結論在2000年、2002年的兩項研究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 儘管實驗方案不同, 但這兩項研究都考察了使用3個月的牙刷與新牙刷的清除牙菌斑的效果。 結論同樣是“沒有顯著的差別”。
結論:牙刷上確實可能會有許多的微生物, 目前的臨床證據並不認為這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重大的威脅。 不過, 儘量保持牙刷的清潔是日常應該注意的。 至於3個月就要換一次牙刷的說法, 目前的研究結果並不支持這一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