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醫角度看檳榔的作用

文章導讀

臺灣是檳榔的故鄉, 很多臺灣人都喜歡吃檳榔。 檳榔是一種藥可以殺蟲, 還可幫助消化。 多種檳榔製品可以作為中藥的原材料或者輔料。 下面一起來瞭解一下檳榔的作用。

驅蟲方 檳榔30~120克, 帶皮南瓜子50~150克, 煎煮取汁, 清晨空腹服, 30~60分鐘後沖服硫酸鎂粉5~30克。

檳榔四消丸 檳榔、大黃、牽牛子、豬牙皂、香附、五靈脂。 本方消食導滯、行氣瀉水, 用於食積痰飲, 消化不良, 脘腹脹滿, 噯氣吞酸, 大便秘結。 水丸1次6克, 每日2次;大蜜丸1次1丸(每丸重9克), 每日2次。 本品為治療積滯內停之良藥。 凡診斷為胃炎、胃潰瘍、胃腸神經官能症、膽囊炎等, 屬於消化道痰、食、氣、水積滯者, 均可用此藥治療。 孕婦忌服。

木香檳榔丸 木香、檳榔、青皮、陳皮、莪術、黃連、黃柏、大黃、香附、牽牛子, 共為水丸。 每服6~9克, 每日2次。 亦可作為湯劑, 水煎服, 用量酌減。 本方功效為行氣導滯、清熱通便, 主治脘腹脹滿、大便秘結,

或痢下不爽、裡急後重, 舌苔厚膩, 脈實有力。

檳榔的作用雖然很多, 但是口嚼檳榔能導致口腔癌的發生。 因此, 不能把檳榔當成保健品嚼食, 即使有嚼食的喜好, 也要有一定的度, 這樣才能達到健康養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