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血液炎症會有什麼症狀?

人的血液會出現非常多的疾病, 這其中就包括血液出現炎症, 很顯然, 血液出現炎症的危害會比較大, 這會導致患者出現諸多全身性症狀, 所以這時候要及時去看醫生, 情況嚴重的需要住院治療, 不過患者也不用太過擔心, 目前治療該疾病還是有很好方法的, 通常情況下, 血液出現炎症會有下列這些症狀表現。

血液炎症會有什麼症狀?

1.貧血

貧血就是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減少。 常見的原因有:骨髓造血功能障礙, 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惡性腫瘤骨髓轉移等;造血原料缺乏, 如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細胞破壞過多如溶血性貧血;丟失過多如女性月經過多、消化道慢性失血或外傷大出血等。

貧血的主要表現有面色蒼白、心慌氣短和頭暈耳鳴等。 有些患者常因心悸而誤認為是患了心臟病, 有的因為耳鳴而去五官科就診,

有的因為頭暈、失眠、記憶力下降就將其當作神經系統疾病治療, 這時如果做血常規檢查就會發現是貧血。

2.紅細胞增多

紅細胞增多就是血液中的紅細胞數增多, 正常值為(3.5-5.5)x1012/L, 紅細胞增多時可達(6-10)x1012/L, 血紅蛋白高達170-240g/L。 常見原因有: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症(如高原居住、肺部疾病、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腎病變、各種腫瘤等)、相對性紅細胞增多症(如嚴重脫水、燒傷、等)。

紅細胞增多的主要表現有:皮膚、粘膜顯著紅紫, 尤以面頰、唇、舌、耳、鼻尖和四肢末斷為甚, 眼結膜充血。 這時如果做血常規檢查就會發現紅細胞增多。

3.出血

血液病患者由於血小板減少或功能異常, 血漿中凝血因數不足, 血管受到破損時, 很容易出血。 輕者早期有鼻腔或齒齦出血, 重者會有皮膚大片青紫色的淤斑、吐血或便血, 其至因腦出血而死亡。 血常規檢查可見血小板數量減少。

4.黃疸

血液裡紅細胞壽命約為120天, 由於某些因素的作用, 紅細胞易被破壞, 壽命縮短, 這樣就會出現溶血性貧血, 表現為黃疸。 這是因為紅細胞破壞釋放出的血紅蛋白, 經過分解代謝產生膽紅素過多, 病人血液裡膽紅素含量增高, 致使皮膚與鞏膜發黃。 因此, 當有人出現黃疸時, 不要只想到是患了肝病, 也要考慮是否患了血液病。 溶血性貧血的病人還會伴有腰痛、尿色加深呈醬色或葡萄酒色等症狀。

通過血液檢查可及時確診, 預後良好。

5.發熱與感染

白細胞減少或品質異常, 可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而易於合併感染, 感染發生時往往發熱。 血液病患者, 特別是惡性血液病(如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患者, 發熱是較常見的症狀。 如果血常規提示白細胞減少, 須進一步做骨髓像檢查, 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