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尋找真正的健康
身體健康是我們所有人都想要的, 在生活中為了自己身體的健康, 我們會想盡很多的辦法, 從飲食、睡眠、運動中尋找方法。 在這裡我們向大家講述,
何謂健康?一般而言, 體魄強壯謂之健, 平安無病謂之康, 綜合而言:身體強壯, 平安無病就是健康。 健康對於人生非常重要, 簡直不可或缺。 缺乏健康, 不但無法完成學業, 無法建立事業, 更無法享受人生。 特別是一個佛教徒, 健康欠佳, 何止無法修行辦道, 無法弘法利生, 無法執行自利利他的任務, 更無法完成救世救人的使命。 所以, 健康是人們特別關心的問題。 人在久別重逢時, 必然彼此互問健康;人在新春見面時, 亦彼此互祝健康;人寫信給朋友, 總是問候健康, 恭祝健康。 可見人皆喜歡健康, 人皆希望健康, 人皆需要健康。 但如何獲得健康?又如何才是真正的健康?站在佛教立場,
一般學說, 將人之健康分為生理及心理兩方面。 身體無病, 飲食正常, 是生理健康;思想正常, 行為合理, 是心理健康。 佛教認為人的身體, 由四大元素組織而成, 其中一大不調, 便百病叢生, 必需四大調和, 身體輕安, 才是生理健康。 至於心理, 思想正常, 行為合理, 的確是健康。 不過, 問題是人的思想互異, 究竟誰是正常, 誰不正常?至於人的行為, 又究竟是誰合理, 誰不合理, 由誰來評定?因為人世間的事, 大都僅憑人的妄想, 或情感執著的意念而定, 既缺乏真理的基礎, 又無一定的準則, 往往以眾取勝, 人皆如此便謂之“正常”, 人皆如此, 就算“合理”。 #p#副標題#e#
釋迦牟尼佛對於“正常”與“合理”的看法, 卻抱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態度,
講到這裡, 你們可能懷疑我真的是精神發生毛病。 不然, 怎麼會罵盡天下蒼生,
根據佛教的看法, 除非每個人都能夠徹底取消內心的貪、嗔、癡, 否則, 每個眾生思想都不正常, 都是精神病患者。 這種精神病患根深蒂固, 非一般醫生可以治療, 亦非今生今世可以痊癒。 因為一般醫生, 僅能治療人生理的毛病,
佛教除了能給人們帶來信仰之外, 我們也可以從中領悟出很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