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節后去油膩 藥茶來幫你

春節期間, 免不了大魚大肉, 油膩的東西吃多了, 會給腸胃造成負擔, 這種情況下可喝點去油解膩的茶。

洛神花茶, 健胃解渴。 洛神花, 又名玫瑰茄, 性味酸涼, 相對其他花茶而言, 洛神花含有較豐富的有機酸, 能促進胃液分泌, 可助消化。 不過, 由于洛神花茶偏酸, 因此切忌空腹飲用;胃酸多的人不宜喝;洛神花茶有利尿作用, 腎功能不好的人也不宜多飲。

陳皮茶, 理氣促消化。 陳皮又名廣陳皮、橘皮、桔皮。 中醫認為, 陳皮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適合胃部脹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咳嗽多痰等癥狀的人服用。

陳皮含有揮發油、橙皮甙、維生素B、維生素C等成分, 能溫和刺激腸道, 有助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欲。 需要注意的是, 陳皮偏溫燥, 氣虛體燥、陰虛燥咳及內有實熱者要慎用。

茉莉花茶, 和中下氣驅寒積。 《本草再新》中記載:“茉莉花茶能清虛火、去寒積, 治瘡毒、消疽瘤。 ”中醫認為, 茉莉花茶具有理氣、開郁、辟穢、和中等功效。 臨床上, 對于因寒邪導致的消化不良, 飲用茉莉花茶有輔助治療的效果。 但茉莉花性味偏溫, 不適合多飲。

焦山楂茶, 消食導滯。 中醫認為, 山楂炒焦后的酸性減弱, 苦味增強, 用于肉食積滯、胃脘脹滿、泄痢腹痛等癥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并可治療高脂血癥等。 焦山楂泡茶的口感不如新鮮山楂, 食用時可加入一點紅糖或焦麥芽,

既可改善口味, 又可加強效果。 需要提醒, 不是所有食積都適用焦山楂。 由于焦山楂只消不補, 所以脾胃虛弱、胃酸過多等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及服用滋補藥品期間不太適合飲用。 另外, 山楂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含有有機酸, 能收斂和收縮子宮, 妊娠婦女或先兆流產者勿食。

雞內金茶, 消酒積、健脾。 雞內金, 俗稱雞肫皮。 市面上, 我們能見到的雞內金有三種:一是生雞內金, 通過洗凈, 干燥制得;二是炒雞內金, 取凈雞內金, 清炒至鼓起, 本品表面暗黃褐色至焦黃色;三是醋雞內金, 取凈雞內金, 清炒至鼓起, 噴醋, 取出, 干燥制得。 生雞內金善消癥、消石;醋雞內金疏肝助脾;炒雞內金則可消食健脾并舉。 《本草綱目》記載其能治“小兒食瘧,

療大人淋漓反胃, 消酒積”。 適合因飲酒不適導致的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