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全球胎教中的大智慧

古今中外的研究雖都在集中強調關於胎教的種種, 但說到底, 胎教的核心仍舊是母親, 而先人們有著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智慧。 孕期十月, 孕媽同時擔負著兩個生命的新陳代謝和情緒起伏, 實在不是件很輕鬆的事。 而保持愉悅的心情就是對寶寶最好的胎教。

情緒胎教——母體是傳遞情緒的“使者”

古人雲

“凡有孕之婦, 宜情志舒暢, 遇事樂觀, 喜、怒、悲、思皆可使氣血失和而影響胎兒。 ”

今人說

現在所謂的“情緒胎教”, 就是通過對孕婦的情緒調節創造清馨的氛圍及和諧的心境, 通過母子間的神經遞質作用促使胎兒良好的發育。

情緒的調整應從懷孕前開始, 貫穿整個妊娠期。

在日本

准媽媽在胎兒學校開始所有課程之前進行的預備動作就是放鬆。 她們在一間燈光柔和的房間裡, 隨著舒緩的音樂和舒展的動作, 儘量放鬆自己, 使身體和精神達到穩定的狀態。 日本學者七田真認為, 胎兒期如果母親心情舒暢, 孩子在兒童心理發展的情感、個性、智慧和能力等方面就是良好的。 出生後孩子的知覺力、想像裡、空間感、創造力都比較好。

在英國

醫生們發現:胎兒能理解母親的感情。 當母親驚恐失措的時候, 胎兒就會全身抽搐。 當母親悶悶不樂時, 平時很活躍的胎兒, 也好像沒有力氣一樣不動了。 這是因為當母親情緒變化時, 神經系統分泌的激素就會隨血液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使胎兒產生與母親一樣的情緒特徵。 所以, 英國醫生對孕婦的情緒狀況會明確地提出要求。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藝術薰陶當然要從小做起, 而且是越早越好。 “藝術胎教”被各國文化所推崇, 自有它的道理。

藝術胎教——母子的初感應

古人雲

《錢氏兒科學》說:“欲子女之清秀者, 居山明水秀之鄉, 欲子女之聰俊者, 常資文學藝術.”

今人說

孕婦通過各種胎教手段, 多接觸美好的事物。 如聽音樂、欣賞美景、做園藝、繪畫、手工、讀書等, 從而陶治性情, 愉悅身心, 則對胎兒智力發育與性格形成產生好的, 積極的影響。

在秘魯

秘魯科學家發現, 海豚發出的聲波能夠刺激胎兒腦部發育。 秘魯的孕婦紛紛挺著大肚子與海豚做親密接觸,

希望能讓寶寶更聰明。

在美國

從妊娠第5個月開始, 孕婦和丈夫一道參加“胎兒大學”的培訓。 每次開始前, 母親用手輕拍胎兒足踢的地方, 並告訴他:“好孩子, 現在上課了。 ”父親會被要求給7個月以上的胎兒唱歌。 從這兒“畢業”的孩子顯得更聰明, 更易於理解數位和語言, 更快地認識父母, 在聽、講、使用語言方面都相當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