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秋燥,從五點下手
入秋以後, 氣候逐漸轉涼, 同時秋高氣爽, 空氣乾燥, 傳統中醫學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秋燥”。 秋燥可導致皮膚乾燥皸裂、毛髮脫落、唇幹舌燥等。 緩解秋燥, 中醫養生可從以下五方面著手。
1.皮膚乾燥要保濕。 皮膚在乾燥環境下易瘙癢甚至皸裂, 這時首要的是補水, 每天多喝水。 手提包裡建議帶上一瓶保濕噴霧, 時常噴一噴皮膚, 保持濕潤。 沐浴後, 應及時塗抹身體保濕乳液, 減少水分丟失。
2.調暢情志防抑鬱。 進入秋天, 人們目睹淒風冷雨、花草枯萎、秋葉飄零的景象, 心中常會湧起悲秋、淒涼之感。 悲秋會損傷肺氣,
3.滋陰潤肺調飲食。 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防燥護陰為主, 可多吃梨、蘋果、葡萄、香蕉、蘿蔔、百合及綠葉蔬菜, 以助生津防燥, 少吃蔥、薑、蒜、辣椒等辛辣燥烈之物。 此外, 鴨肉、海參等為潤燥佳品, 雞肉、豬肉、牛肉、鴿肉等較為平性之品也可適當食用。 但羊肉、狗肉等溫熱食物, 除非陽虛體質者, 應儘量少吃。
4.勞逸適度解秋乏。 民間有句老話, “夏過無病三分虛”, 這句話在老人身上尤其明顯。 夏秋交接之後, 人極易倦怠、乏力等, 導致脾虛、胃虛、氣虛, 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消耗的保護性反應,
5.秋凍也要避風寒。 從防病保健的角度出發, 循序漸進、適度的“秋凍”, 可增強心肺功能, 提高機體抗寒能力。 但如果到了深秋時節, 氣溫已經明顯下降, 仍穿著薄衣單褲, 就極易受到寒冷刺激, 引發感冒等疾病, 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腦血管病患者, 要適時增加衣服, 防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