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長壽老人 這三樣值得你學

《江蘇省2017年老年人口資訊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 2017年底, 江蘇省已有6026位百歲老人, 比2016年增加535位。 此外, 江蘇省居民人均壽命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位居全國第5位, 僅次於上海、北京、天津、浙江。 其中家住徐州沛縣、出生於1901年6月的程蔣氏成為江蘇省新科最長壽者, 據介紹, 程蔣氏有自己獨特而簡單的養生秘訣值得我們學習。

鍾愛粗糧葉菜 三餐很有規律

程蔣氏的身份證顯示, 她的出生日為1901年6月10日。 據她的三兒子程啟玉說, 老人平時飲食鍾愛粗糧葉菜, 三頓飯很有規律, 從不暴飲暴食。

【養生提要】

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的一項統計分析發現,

綠葉蔬菜(菠菜)、黃色蔬菜(黃椒)和十字花科蔬菜(菜花)可以降低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一個人每天吃200克果蔬可以把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13%, 同樣200克果蔬可以把患癌症的風險降低4%。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老年病科主任中醫師王東旭介紹說, 《黃帝內經·素問》中就指出飲食過度的危害:“飲食自倍, 腸胃乃傷”。 此後, 歷代醫學家和養生家都很重視通過節制飲食來養生。 宋代張果在《醫說》中告誡道:“食欲少而數, 不欲頓而多”, 也就是現代科學主張的“少量多餐制”飲食方法。

閒不住愛溜達 常聊天直脾氣

程蔣氏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生活習慣, 從不賴床, 每天早晨按時起床, 吃完早餐後會自己拄著拐棍在村口溜達。

雖然已經100多歲, 但是耳不聾、眼不花, 還特別喜歡找人聊天, 記性還特別好, 過去了幾十年的事情她都能記住。 程蔣氏吃完午餐後會睡一會兒, 老人愛乾淨、愛整潔, 閑著無事就喜歡收拾屋子、整理床鋪, 吃完晚飯, 還要再走上一走。

兒媳李桂娥介紹說, 婆婆心裡從來不裝事, 有什麼話都直接說出來, 幾個兒女都有些怕她, 平時老人一發火, 大家都不吭聲了。

【養生提要】

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中心研究發現, 90%的疾病發生都和情緒有關。 來自美國加州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三藩市聯合醫療項目的研究表明, 社交活躍的男女性往往比社會孤立者更長壽。 該研究報告指出, 社會孤立造成的死亡率與吸煙和高血壓一樣高。

宋美齡生前的侍衛鍾愛民認為, “老夫人”長壽的秘訣是“不留氣”, 想發脾氣的時候就發出來。 老年人有了不順心的事兒, 既要控制情緒, 也一定不要憋在心裡, 找到合適的途徑發洩出來, 才是長壽之道。 而如果長期在壓抑的狀態下, 老年人還會出現免疫力降低、植物神經紊亂、內分泌失調等, 為很多疾病的產生埋下隱患。

順應自然 關注天氣變化

分析2017年江蘇省60周歲以上老年逝者統計資料, 從逝者的年齡構成上看, 老年人平均去世年齡為79.25歲, 75~89歲為去世人數較多的年齡段。 從去世時間看, 樣本資料呈現明顯季節性特徵, 1月、2月、12月和7月去世人數相對較多, 5月、6月去世人數相對較少。 這一資料說明, 老年人的健康狀況與季節變化、氣候冷暖密切相關。

【養生提要】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網路版刊登的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研究發現, 外界溫度波動大會使人的壽命縮短, 特別對75歲以上的人影響更顯著。 其中在溫暖地區的城市人口死亡率與溫度波動的關係更顯著。

王東旭介紹說, 冬季溫度低會刺激人體血管收縮、痙攣, 促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 心臟負荷增加, 容易誘發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溫度驟降時要注意保暖, 及時增添衣物, 注意休息, 防止過勞, 合理飲食。 體質虛弱的人和老人可以服用中藥膏方進行調理, 此外要保持心情舒暢, 避免情緒波動和不良情緒干擾, 注意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宜的鍛煉方式, 備好急救藥品。

另外要正確使用空調調節室內溫度。 需要注意的是, 在使用空調的房間裡不要呆得時間過長, 每天應定時關閉空調打開窗戶換氣。 合理地調整室內溫差, 室內外溫差以不超過5~8℃為宜, 室內溫度不低於26℃, 相對濕度40%~60%。 不要讓空調的通風口直接吹在身上, 大汗淋漓時不要直接吹冷風, 注意頸椎、膝關節等部位的保暖。 (楊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