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肝患者最該戒酒
男性日均攝入酒精量大於40—60克, 女性大於20克, 持續時間長於10年, 大部分人都會發展為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是由於過度飲酒特別是長期過度飲酒導致的肝臟疾病。 近年來, 我國開展的多中心流行病學調查發現, 酒精性肝病在所有肝臟疾病中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趨勢。
同樣是喝酒, 為什麼有人肝臟損傷重而有人肝臟損傷輕呢?這主要與飲酒量、飲酒年限、酒精飲料品種、飲酒方式有關, 也與性別、種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遺傳、營養狀況等因素有關。 其中飲酒量與肝損傷的相關性最大。
怎麼計算酒精攝入量?攝入的酒精量(克)=飲酒量(毫升)×含酒精濃度(%)×0.8(酒精密度)。
酒精對肝臟的損傷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 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和表現。 隨著疾病的發展, 可能會出現乏力、食欲減退、腹脹、肝區隱痛或不適等非特異性症狀。 如果疾病繼續發展到肝硬化階段, 就可能會出現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狀。 如果短期內大量飲酒, 可能導致酒精性肝炎, 患者可能會突然出現全身皮膚發黃、嚴重乏力、食欲減退、出血甚至昏迷。
除了對肝臟造成損傷, 酒精還可能影響到全身其他臟器, 如心臟(導致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病及心律失常等)、消化道(導致食管炎、胃炎、胰腺炎等)、神經及肌肉(導致精神病和大腦組織的病變、肌萎縮、肌無力)。 因此, 酒精性肝病患者可能同時還有其他臟器受損害的表現。
酒精性脂肪肝一般預後良好, 戒酒後可完全恢復。 若不戒酒, 就可能發展到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衰竭。 如果發生肝硬化, 那麼每年約有1%—2%的幾率發生肝細胞癌。 如果到了肝硬化階段還不戒酒, 就會出現嚴重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那麼, 酒精性肝病如何治療呢?
(1)戒酒:戒酒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治療手段。 對於酒精依賴的患者,
(2)營養支持:長期嗜酒者, 通常存在蛋白質和維生素攝入不足、營養不良的情況。 在戒酒的基礎上, 應給予高蛋白、低脂飲食, 並補充多種維生素。
(3)藥物治療:在醫師的指導下, 可根據病情選用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纖維化的藥物。 此類藥物遠期療效不確定, 因此不宜盲目過多應用。
(4)肝移植:疾病終末期的患者生活品質非常差,
(作者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