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大風藥葉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Dà Fēnɡ Yào Yè

【別名】纖序鼠李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尼泊爾鼠李Rhamnus napelensis(Wall.)Laws.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hamnus napelensis(Wall.)Laws.[Ceanothus napelensis Wall.;R.paniculiflorus Schneid.;R.tonkinensis auct.non Pitard.]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尼泊爾鼠李 直立或藤狀灌木。 枝無刺, 幼枝被短柔毛, 後脫落, 小枝具多數明顯的皮孔。 葉互生;葉柄長1.2-2cm, 無毛;葉片厚紙質或近革質, 大小異形, 小葉近圓形或卵圓形, 長2-5cm, 寬1.5-2.5cm;大葉寬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 長6-17(-20)cm, 寬3-10cm, 先端圓形, 漸尖, 基部圓形, 邊緣具鈍鋸齒, 上面深綠色無毛, 下面僅脈腋被簇毛。 腋生聚傘總狀花序或下部有短枝的聚傘圓錐花序, 長達12cm, 花序軸被短柔毛;花單性, 雌雄異株。 5基數;萼片長三角形, 先端尖, 外被微毛;花瓣匙形, 先端鈍或微凹, 基部具爪, 與雄蕊等長或稍短;雌花的花瓣早落;有5個退化雄蕊;子房球形, 3室, 花柱3淺裂至半裂。 核果倒卵狀球形, 長約6mm, 基部有宿存的萼筒, 具3分核。 種子3顆, 背面有縱溝。 花期5-9月, 果期8-11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800m以下的疏或密林中, 或灌叢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西藏, 臺灣有引種。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除濕。 主毒蛇咬傷;水火燙傷;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濕疹;癬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 搗敷或取汁搽。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