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正確的喝水時間與方式

水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物質, 每天及時補充水份, 會預防各種疾病, 有的人正因為喝不上水而產生便秘、上火等問題, 十分痛苦, 甚至不得不服用藥物來治療。 但喝水也要有一些科學的方法, 要瞭解正確的喝水時間與方式, 不能大量飲水以防水中毒, 但也不能只在感到口渴的時候才喝, 這時候就晚了。

一、正確喝水的時間表

6:30——經過一夜的睡眠, 身體會開始缺水, 起床後可以先喝一小杯水, 可促進排便。

8:30——早上的時間一般比較緊湊, 這個時候剛好孩子到了學校, 情緒比較緊張, 可以喝杯水緩解一下, 防止出現脫水現象!

11:00——經過一上午的學習, 孩子可以在這個時候起身活動下, 順便喝杯水, 補充流失的水分, 緩解緊張的學習氛圍!

12:50——吃完午飯的半小時後, 可以喝一杯水, 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

15:00——經過一天的學習, 下午3點屬於困乏期, 可以喝一杯水提神醒腦, 恢復清醒,

繼續學習!

17:30——放學離開學校前可以喝一杯水, 補充水分, 同時可以緩解饑餓感, 等待迎接晚餐的到來!

睡前的1至半小時——可以喝點水但不宜過多, 以免晚上頻繁起夜影響睡眠品質。

二、正確喝水的方式

先含一口, 浸潤整個口腔後再喝下去。

這樣可利用生物回饋機制傳達口渴中樞,

讓身體細胞知道有水分要進入身體, 以便充分吸收。

小口慢飲, 從容不迫。

體內就像火爐, 所以需要慢慢的喝, 讓身體能有充分時間進行新陳代謝。

喝溫水更止渴。

溫水相較於冷水對身體更溫和, 不刺激。 身體不需額外反應就能完成較佳的生物回饋反應給口渴中樞, 所以比較有助於身體吸收利用, 從而更解渴。

最好的飲物是白開水。

除非特殊健康問題, 儘量不要用其他水來代替白開水。

很多人都認為喝水是本能反應, 沒有什麼好講究的。 但其實喝水也是要講究正確的時間和方式的。

喝水不在於多, 而在於會不會喝。 所以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 學會科學的飲水方法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