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哪些疾病不宜服用藥酒

(1)肝病患者忌多飲酒。 因為肝炎病人的肝功能不健全, 解毒能力降低, 飲酒會使酒精在肝臟內積聚, 使肝細胞受損傷而進一步失去解毒能力, 加重病情。 慢性肝炎患者繼續飲酒會導致慢性酒精中毒和肝硬化, 酗酒者中約有10%會出現肝病。 女性酗酒, 即飲酒量少於男子, 但發生肝硬化的時間卻早於男子, 危害更嚴重。 飲酒者比不飲酒者的肝癌發生率高12倍以上。 酒精還是胃蛋白酶的抑制劑, 妨礙人體對蛋白質的攝取, 影響消化吸收。 肝炎病人飲酒可導致營養不良性肝硬變。 無症狀乙型肝炎者可不出現肝炎症狀,

肝功能檢查也正常, 但攜帶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科學家發現:這些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臟病變。 國外科學家曾對296名無症狀的澳抗陽性者進行試驗, 當受試者每天飲人酒精低於60克時, 大多數澳抗陽性者出現了肝功能異常, 而澳抗陰性的健康者在每天飲入酒精量大於80克時僅少數人出現輕微的肝功能異常。 當每日飲入酒精量在60~80克時, 澳抗陽性者的肝功能會出現明顯的損害, 而澳抗陰性的健康的肝功能沒有出現變化。 長期飲酒者—旦出現類似肝炎的症狀, 如肝區疼痛、上腹部不適、疲乏無力、消化不良、貧血、蜘蛛痣、肝掌、神經炎、睾丸萎縮等, 應首先考慮為酒精性肝病。 目前, 尚無特殊療法, 應徹底戒酒,
適當休息, 注意飲食, 並服用保肝藥物。

(2)高血壓病人忌多飲酒。 研究人員發現, 收縮壓和舒張壓均隨著飲酒量的增多而逐步升高, 血壓升高愈大, 其心、脾、腎等重要器官的併發症也愈多, 其壽命愈短。 大量飲酒者的血壓明顯高於不飲酒者, 如停止飲酒可使血壓回降, 重新飲酒則血壓回升。 長期飲用含大量酒精的飲料對高血壓及併發症起著重要作用。 飲酒引起的高血壓併發症中尤以腦血管疾病最為常見, 其死亡率是不常飲酒者的3倍。 長期飲酒者實際上處於一種間隙性酒精戒斷狀態, 停止飲酒後伴有血液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等兒茶酚胺類物質的濃度升高, 正是這類物質可使血壓升高。 在對飲酒的和不飲酒的高血壓患者給予同樣治療後,

飲酒者的舒張壓不易控制, 而不飲酒的人的高血壓症狀容易控制, 因此高血壓患者宜戒酒, 服用治療藥酒也應適量。

(3)冠心病人忌飲酒過多。 大能飲酒會減少脂肪作為熱能的消耗, 使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脂的血濃度增加, 同時卻阻礙了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 增加了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著。 體內對極低密度脂蛋白的處理主要依靠脂蛋白脂肪酶的作用, 大量飲酒會使酶的活性受抑制。 從而增加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 但每天規律性地少量飲酒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狹窄的程度有所減輕, 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升高, 冠心病症狀緩解。 少量飲酒雖能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

但不能因此而開懷痛飲。 因為一次飲白酒150~200毫升, 可引起嚴重的冠狀動脈痙攣所致的心絞痛。 長期過量飲酒還可使血液中的脂肪物沉積在血管壁上, 使管腔變小, 造成心肌營養不良, 心臟擴大, 心肌肥厚, 繼而促進心率增加, 心肌收縮功能減退。 從而出現心律失常, 在酒精中毒性心臟病晚期還常見進行性心臟衰竭, 故冠心病患者飲酒的量要少飲為宜。

(4)中風患者忌飲酒過多。 酒精有直接導致心律失常作用, 可引起心律紊亂或心肌病, 以心房顫動最為多見。 酒精引起的心房顫動和心肌病可使心臟輸出的血量減少, 造成附壁血栓形成, 引起心源性腦栓塞。 酒精還可引起強烈的血管反應, 造成血壓變化無常。

酗酒引起的血管麻痹, 使其舒縮功能障礙、導致血壓急劇變動, 如果血壓下降過多過快, 容易造成心臟和腦部供血不足, 加上酒後定向力障礙和步態瞞珊, 容易暈倒造成顱外傷, 使得腦血管破裂。 酗酒也會使交感神經興奮, 可使新陳代謝增強, 心跳加快, 血壓升高, 容易引起血管破裂。 酗酒後的急性酒精中毒還可使體內凝血機制啟動, 促進血小板聚集而使血液粘度增高, 血流速度減緩, 容易誘發血栓形成。 如果飲酒者同時伴有高血壓動脈硬化, 糖尿病等病症以及吸煙這一危險因數存在, 則中風發生率將會提高, 而且發病也比不飲酒者為早。 因此節制飲酒則可降低中風的危險性。 而中風後遺症, 適宜飲用藥酒, 又可促使病情早口康復。

(5)骨折後忌大量飲酒活血。 有些人認為, 骨折後大量飲白酒或藥酒活血, 可以起到活血作用, 有利康復。 其實, 這是一種誤解, 因為骨折後飲酒過多, 會損害骨骼組織的新陳代謝, 使其喪失生長發育和修復損傷的能力。 同時, 酒精還能影響藥物對骨骼的修復作用。 因而骨折後不能飲酒過多, 否則對骨折的癒合是十分不利的。 但少量飲用藥酒, 則有助於骨折的早日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