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送給老人的健康禮包
禮包一:防病篇
改變不良生活方式
心腦血管疾病
據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心臟科主任李廣平教授介紹, 近年來, 以冠心病、腦卒中為代表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呈現出明顯上升趨勢和年輕化傾向, 臨床上二三十歲患者明顯增多, 需引起人們高度警惕。 研究顯示, 高血壓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險會增加2至3倍, 吸煙者增加3至4倍, 肥胖者增加1.5至2倍, 高血糖者增加3至3.5倍, 約80%的冠心病、心梗、腦梗的發生由吸煙、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引起, 腦溢血的發生則主要由高血壓和過量飲酒導致。
專家支招:李廣平教授說,
第一, 戒煙限酒。 不吸煙, 科學戒煙, 拒絕二手煙, 適量飲酒, 有益健康。
第二, 避免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 減少大魚大肉, 堅持清淡、低鹽的飲食習慣, 減少烹調油用量, 每人每天烹調油不超過25至30克, 儘量少食用動物油;健康成人每天食鹽攝入不超過6克, 適當多吃蔬菜、水果、粗糧。 有高血壓的老人更要注意限鹽。
第三, 遠離“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具體地說, 血壓應低於130/80毫米汞柱, 總膽固醇低於6.2毫摩爾/升, 空腹血糖低於6.1毫摩爾/升。 老年人要避免超重和肥胖。
第四, 適量運動。 老年人可以選擇快步走、游泳、跳舞和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 每次有氧運動不應少於30分鐘, 每週進行3至5次,
貧血
貧血是老年人的常見病, 最新調查顯示:本市60歲至80歲老年人的營養狀況堪憂, 約62.4%的老人存在各種營養問題, 且隨著年齡增長, 營養狀況在逐步惡化, 其中血紅蛋白指標低於正常值的貧血問題最為突出。
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老年特需病房副主任醫師程晨介紹說, 老年人貧血既有生理因素也有老年人生活習慣的原因。 在生活方式上, 有些老年人擔心血壓血脂血糖升高, 日常食量過少, 飲食過於清淡, 優質蛋白攝入嚴重不足。 還有的老人圖省事, 一天只做一頓飯, 這在“空巢”老人中非常多見, 這樣的飲食結構單調, 飯菜不新鮮, 營養成分大打折扣。 從生理上看, 老年人易貧血首先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
專家支招:如果老年人貧血, 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鐵劑等藥物並進行專業治療, 多吃含鐵量高的食物, 主要是瘦肉和蛋類等動物性食品。 對於健康老年人來說, 預防貧血首先是注意飲食多樣化, 不可過於清淡, 每日飲食中都應有適量的肉、蛋、奶。 日常要攝入足量的新鮮水果與蔬菜, 以補充水溶性維生素和鉀等無機離子。 此外適當增加含鐵較多的食物如豬肝、海帶、紫菜、黑木耳、芹菜、菠菜、大棗、花生等。
便秘
程晨表示,
專家支招:老年性便秘的防治首先應提倡適當運動, 增加腹肌和胃腸道平滑肌的收縮能力, 可酌情做腹部按摩, 由左上腹到左下腹輕輕推按。 其次, 主動多喝水。 早晨起床後, 可以喝杯蜂蜜水或者淡鹽水。 平時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水,
禮包二:保健篇
順應季節氣候變化
春季保健
中醫認為, 春季人體肝氣旺, 是肝臟機能活動的旺盛時節, 所以春季養生, 就要重視對肝臟的保養, 使肝臟機能正常, 以適應春季氣候的變比, 減少疾病發生。 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工程學院院長陸小左教授說, 春季養肝是多方面的。
首先, 要重視精神調養, 應戒暴怒, 更忌情懷憂鬱,
其次, 春季飲食宜適當吃些辛溫升散的食品, 如蔥、香菜等。 這類食物溫而發散, 與春季氣候相適應, 對人體有益, 而生冷、辛辣、油膩食物則應當少食, 以免傷害脾胃。 另外, 還應少吃酸味, 多吃甜味, 以養脾臟之氣, 如山藥、藕、芋頭、蘿蔔等。
第三, 春季春意盎然, 十分宜於老年人從事多種娛樂活動, 陶冶情操, 如澄心靜坐、益友清談、澆花種竹、聽琴玩鶴、焚香煎茶、登城觀山及各種春遊活動。 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去尋求春遊方式, 以達調肝養氣、延年益壽的目的。
第四, 春季多霧, 尤其對呼吸系統、心血管病和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患者危害更大。 因此, 春季在大霧的天氣裡,老年人應避免出門,隨時注意增減衣服,以維護身體健康。
夏季保健
中醫認為,暑、濕、汽為夏天主令,且常夾有火熱之氣。一般來說,暑為陽邪,性炎熱、外散,易傷津耗氣;濕為陰邪,濕性重濁,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陸小左教授為老年人保健總結出了4點要求:
第一,健脾除濕。濕邪是夏天一大邪氣,加上夏天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濕邪較重的症狀。所以老年人應經常服用健脾利濕之品,如藿香、佩蘭、白豆蔻、砂仁、茯苓、薏米、白術、蓮子等,切勿過量貪食生冷食物,以保護好脾胃。
第二,養陽養心。中醫認為,夏主火,內應於心,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因此,夏季老年人應注重對心臟的養護,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建議老年人夏季不可有過激行為,應保持愉快的情緒,安閒自樂,切忌暴喜傷心。保持心靜,靜則生陰,陰陽協調,才能保養心臟。夏天養心還要慢,不能勞累。另外,夏天出汗多,易引起血液濃縮及血液黏稠度增高而加重心臟負擔。因此,夏天老年人既不能閉汗,但也要避免過度出汗,並及時補充水分,以養護好心臟。
第三,冬病夏治。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在三伏天期間,內服補益脾肺腎、增強衛氣功能的中藥丸、散、煎劑,以扶正固本,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預防感冒、老慢支和哮喘的發作,甚至使之根治。
秋季保健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立秋後要防秋燥、防秋膘,“收陰養肺”是養生的主要準則。
第一,秋季防燥。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鱉肉、黃鱔、藕、菠菜、烏骨雞、豬肺、豆漿、鴨蛋、蜂蜜、橄欖等。
第二,春捂秋凍。立秋之後,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溫差較大。此時,老年人在起居和衣著上應該有所講究,起居宜“早臥早起”,穿衣要“春捂秋凍”。
第三,拒絕秋膘。立秋之後,人的脾胃功能逐漸恢復,因而也是貼秋膘的好時候,但這也是體重增加最快的時候。老年人這時要注意節制飲食、適量運動,以控制體重。
冬季保健
冬季人體受寒冷氣溫的影響,各項生理功能均會發生變化。此時需要合理地調節飲食,來達到保健防病的目的。
第一,防病。冬季寒冷的氣候使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血液迴圈發生改變,許多疾病也“趁火打劫”,老年人應更注重疾病的預防。例如預防心絞痛、心梗、腦梗塞。老人要特別注意保暖,避免頭部受寒,避免過勞。
第二,進補。冬令進補時應食補、藥補相結合。常用的補藥有人參、黃芪、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食補可選擇羊肉、狗肉、豬肉、雞肉、鴨肉、鱔魚、甲魚、鮁魚和海蝦等,其它食物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分頁#)
禮包三:心理篇
適時求助專業機構
本市最新精神衛生流調結果顯示,60歲以上老年人精神障礙現患率高達21.31%,明顯高於中年人群的18.09%和青年人群的12.72%。失眠、認知功能障礙、抑鬱、焦慮是影響本市老年人精神健康的主要因素。本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22%失眠問題嚴重,平均一個月失眠的時間長達15天以上;患有認知功能減退和癡呆、心境障礙、焦慮障礙的老人分別占到10.73%、4.83%、3.38%,嚴重影響了這部分老年人的學習、工作、社會交往、語言表達、自我保護和自我料理生活能力。儘管老年人群精神障礙的患病率很高,但是僅有4.3%的老人曾因心理問題求助過專業機構。
老年癡呆
天津市安定醫院老年科主任李洪英介紹說,近年來,本市老年癡呆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已成為老年人群需要重點防治的精神障礙。可目前許多市民對於“老年癡呆症”存在著誤區,比如,家裡老人出現丟三落四、記憶力衰退、生活能力下降等情況,家屬甚至患者本人都自然而然會認為,這是因為年齡大了的緣故。李主任解釋說,老年癡呆症和正常老人記憶力減退有很大區別,前者是對整件事毫無印象,後者只是忘記其中具體細節,經人提醒,還會想起來。此外,很多人認為老年癡呆或是認知功能減退無法治癒,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有研究發現,早、中期及時的治療可使治療有效率達到70%。儘早診斷與治療就可以有效延緩疾病進展,這也是治療老年癡呆最好的辦法。
專家支招:李洪英主任說,預防老年癡呆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注意防控“三高”。“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誘發老年性癡呆的危險因素。因此,老年人要積極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水準,預防“三高”,以減少老年癡呆的發病風險。
第二,生活規律,飲食清淡。老年人生活起居要有規律,保證高品質的睡眠。飲食主張清淡,低鹽低脂,多食高蛋白、高纖維素、高維生素的食物,例如魚類、瘦肉、雞蛋、粗糧、蔬菜、水果、堅果等。
第三,堅持體育鍛煉。運動可促進神經生長素產生,預防大腦退化,例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游泳、打太極拳、做保健操、練氣功等都可,但要注意運動需循序漸進,且持之以恆。
第四,經常用腦。積極動腦可以延緩大腦衰老、減少老年癡呆的發生。例如閱讀各種書籍、玩智力玩具、培養多種興趣,有意識進行智力鍛煉,都可養腦健腦。
抑鬱症
調查顯示,本市60歲以上老年人患有抑鬱障礙、焦慮障礙的分別占到4.83%、3.38%。但大多數老年人長期、反復就診於一些綜合醫院的神經科、心臟科、消化科等醫療科室,能夠真正得到精神科規範治療的人數非常之少。
李洪英主任表示,老年抑鬱症不僅會影響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嚴重的還可能引起自殺。對於沒有軀體疾病的老年人來說,患上老年抑鬱症後也更容易誘發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因此,如果老人總是感到悶悶不樂,甚至對原來喜歡的事情也完全提不起興趣,有時還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煩、不安;自我評價降低,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悲觀厭世、甚至出現輕生的想法;渾身也總是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又沒有發現明顯的問題……這很可能是老人的心理健康出了問題,要警惕是否患上了抑鬱症。
專家支招:第一,老年人要多參加社會活動,建立新的人際交往圈。可以經常跟朋友出去喝喝茶、聊聊天、下下棋、打打太極拳,讓自己生活過得充實一些,多與樂觀的老人交往,經常串門。
第二,家人要多關心老年人,多和他們聊天交流。子女要多抽時間回家陪父母,經常進行情感交流,並及時關注老人的身心改變,老年人在短期內出現明顯近記憶力減退、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等現象時,要及早就醫;家屬要不斷瞭解老年期精神疾病、心理問題的徵兆和表現,做到及時發現疾病,妥善處理心理問題。
禮包四:運動篇
運動鍛煉安全適度
什麼樣的運動方式最適合老年人呢?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非傳染病預防控制所主管醫師潘怡總結出了四類:
第一,步行。步行屬於有氧運動,簡單方便,較適合老年人。根據步行的速度,步行分為慢走、快走、跑步。老年人在步行時要注意採取正確的姿勢,找出對自己來說最順暢的走路方法,愉快的實行,讓步行成為習慣。跑步前應做充分的準備活動,注意調整呼吸;跑步時應注意動作輕盈、協調、有節奏感;跑步後應緩慢走動,做一些輕鬆運動,而不能立即坐下休息,否則會出現心悸、頭暈等情況。
第二,爬樓梯或爬山。爬樓梯或爬山運動有利於發展肌肉力量、關節活動度,增強心肺耐力。在相同的時間裡,登樓梯消耗的能量比步行多4倍,比跑步多3倍。
第三,球類運動。球類運動種類很多,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籃球、足球、排球、門球、高爾夫球等等,屬於有氧運動方式。老年人可以選擇羽毛球、乒乓球、門球、高爾夫球等速度慢、強度相對小的運動項目。
第四,民族傳統項目。太極拳、太極劍等,尤其適合中老年人群,運動強度隨意可控,在做太極運動時,應注意動作儘量規範。
老年人進行運動鍛煉要注意四大事項:
首先,最好做全面身體檢查。通過檢查可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做到心中有數,為合理選擇運動項目和適宜的運動量提高依據;
其次,瞭解運動前後的脈搏。測量早晨起床時的基礎脈搏以及運動前後的脈搏變化,進行自我檢測,必要時可測量血壓;
最後,鍛煉要循序漸進。每次運動前要做幾分鐘的準備活動,緩慢開始,運動量要由小到大,逐漸增加。以前沒有運動習慣的中老年人,開始幾天可能會出現不適應反應,表現為疲勞、肌肉酸疼、食欲稍差,甚至睡眠不好等。此時應減少運動量,降低運動強度。
高血壓患者運動注意事項:科學的運動具有降壓、改善自覺症狀、減少降壓藥用量、鞏固降壓療效等功效。因此,高血壓病人應該重視體育運動。高血壓患者的運動方式以有氧運動為主,同時配合以力量性運動。運動次數以每週3次即隔日一次為好,其中,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以上。運動強度採用中等強度最為適宜,但應該注意,血壓嚴重升高時暫時不宜運動。高血壓患者運動養生貴在適度,無論是選擇何種鍛煉專案都要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血壓高低,來掌握好運動量,以自我感到全身舒適為度,切莫盲目加大運動量。例如打太極拳對高血壓有很好的體療,這種動靜結合、形神合一的動作,有助於調節大腦神經的功能,並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改善體循環和微循環,從而使血壓下降。
糖尿病患者運動注意事項:運動治療是糖尿病綜合治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適當的運動可以減輕體重,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胰島素抵抗,改善血脂水準。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根據年齡、身體條件和病情的不同,所作運動的劇烈程度也要因人而異。糖尿病患者每日至少進行20分鐘左右的運動鍛煉,強度為中等。待經過半個月到一個月的過渡,若無不良反應出現,可逐漸增加到40至60分鐘。健康狀態差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間歇進行運動,即運動與休息時間的比為1:1,如步行2分鐘、休息2分鐘,運動時間加起來為10至20分鐘。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鍛煉應根據個人健康狀況的變化、氣候、環境條件進行適當的調整。避免發生運動低血糖,如果發生眩暈、盜汗、無力甚至意識不清楚等血糖過低的現象,則要立即停止運動,並且補充糖分。如果進行持續時間較長、大運動量的運動,如郊遊、爬山,應在運動前或運動中適當加餐。
禮包五:飲食篇
每天“3+3”飲食
老人應該吃哪些食物更健康呢?綜合來看,適宜老人食用的食物包括:
1、主食及豆類:大米、小米、麵粉、燕麥、蕎麥、黑米、綠豆、赤小豆、黑豆、黃豆、豆腐及其他豆製品等。
2、肉蛋奶類:豬瘦肉、雞肉、鴨肉、羊肉、黃魚、鯽魚、草魚、蝦、蝦皮、海參,牛奶及雞蛋等。
3、蔬菜:冬瓜、藕、胡蘿蔔、茄子、芹菜、荸薺、筍、白菜、海帶、黑木耳等。
4、水果:梨、西瓜、香蕉、草莓、桃子、葡萄、龍眼、大棗等。
5、其他:老年人應該多喝蜂蜜、紅茶和綠茶。
面對這些誘人的食材,老人的飲食應當還是很豐富的。海河醫院營養科孫鳳醫生說,老年人每天除了三頓正餐外,增加一些小零食作為加餐最合適不過了。老年人吃零食要吃得科學,65歲以上老人早餐後2~3小時,約上午10時吃一次零食,可以選擇維生素含量高的蘋果、香蕉、橘子、獼猴桃、西瓜等新鮮水果。午飯後小憩一會兒,等到下午3時左右來點種子類的零食是個不錯選擇,如葵花子、花生、核桃仁、松子等。不過,種子類的零食雖然能夠提供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及多種微量元素,但唯一缺點就是熱量太高,因此不宜吃得過多。瓜子、花生、松子限制在10粒左右,核桃仁兩個就足夠了。
現今,老人“3+3”的飲食方案得到不少專家的認可,所謂“3+3”飲食方案,就是指老年人每天除了三頓正餐外,還要有三頓加餐,當然上文那些小零食作為加餐最合適不過了。美國一項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零食可説明65歲以上老人獲得足夠的熱量。2000名受訪者通常每天平均攝入2.5次零食,每次可攝入150千卡熱量,而且吃零食並不會影響老人的食欲。年輕人保持身材不主張睡前進食,但老年人在睡前稍吃些零食對身體有益,一小杯125毫升的優酪乳加2片餅乾,不僅能幫助老人更快入眠,還可以達到補鈣、預防膽結石的功效。
人過中年以後的進食方式就應該像“羊吃草”那樣,餓了就吃點,每次吃不多,胃腸總保持不饑不飽的狀態。每天飲食遵照“3+3”原則,做到三頓正餐三頓加餐,營養就能均衡了。
對於肥胖或有糖尿病的老年人來說,含糖量較高的各種糖類和巧克力,最好還是敬而遠之吧。
冬季即將到來,老人體溫調節功能減退,基礎代謝率低,導致防寒能力較差。其實,老年人應根據氣候的變化調理飲食、辨證用餐,加強身體的抗寒能力。一般來講,平時身體怕冷的老年人宜吃溫性和熱性的食物,如生薑、羊肉、狗肉、大蒜等,不宜吃綠豆、雪梨、苦瓜、冬瓜、荸薺、銀耳等寒性或涼性的食物;怕熱的老年人則相反。
心臟病病人不宜吃得過多,每日總熱能分4~5次攝入,以減少餐後胃腸過度充盈及橫膈抬高,避免心臟工作量增加。晚飯應早些吃,宜清淡,晚飯後不進或少進任何食品和水分。為了減輕水腫,應限制食鹽,每日約3克以內為宜。老人出現心力衰竭時,每日蛋白質可控制在25~30克,熱能600千卡;2~3日後,蛋白質可加至40~50克,熱能1000~1500千卡。病情好轉後漸增蛋白質和熱能,但不宜太高,以免增加心臟的負荷。
老年人疾病增多,並不是什麼都可以吃,“忌口”食品應當遠離,不利於疾病康復的食品也要警惕。胃寒的老年人儘量不要吃性質偏涼的水果,建議把梨、蘋果等一些水果蒸熟吃,可減弱水果的寒涼性質。平時吃些韭菜、小茴香、洋薑、生薑,還可喝些牛羊肉湯,都可起到溫胃的作用。胃酸的老人吃水果要小心,建議吃一些苦味或辛辣的蔬菜,比如:苦瓜、辣椒、生薑、大蒜、佛手瓜等之後,可以適量吃些水果,但一定要適可而止。重度心臟病的老人少量多餐,以減少心臟的負荷,並限制鈉鹽,防止水腫,保護心臟。
春季在大霧的天氣裡,老年人應避免出門,隨時注意增減衣服,以維護身體健康。夏季保健
中醫認為,暑、濕、汽為夏天主令,且常夾有火熱之氣。一般來說,暑為陽邪,性炎熱、外散,易傷津耗氣;濕為陰邪,濕性重濁,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陸小左教授為老年人保健總結出了4點要求:
第一,健脾除濕。濕邪是夏天一大邪氣,加上夏天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濕邪較重的症狀。所以老年人應經常服用健脾利濕之品,如藿香、佩蘭、白豆蔻、砂仁、茯苓、薏米、白術、蓮子等,切勿過量貪食生冷食物,以保護好脾胃。
第二,養陽養心。中醫認為,夏主火,內應於心,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因此,夏季老年人應注重對心臟的養護,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建議老年人夏季不可有過激行為,應保持愉快的情緒,安閒自樂,切忌暴喜傷心。保持心靜,靜則生陰,陰陽協調,才能保養心臟。夏天養心還要慢,不能勞累。另外,夏天出汗多,易引起血液濃縮及血液黏稠度增高而加重心臟負擔。因此,夏天老年人既不能閉汗,但也要避免過度出汗,並及時補充水分,以養護好心臟。
第三,冬病夏治。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在三伏天期間,內服補益脾肺腎、增強衛氣功能的中藥丸、散、煎劑,以扶正固本,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預防感冒、老慢支和哮喘的發作,甚至使之根治。
秋季保健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立秋後要防秋燥、防秋膘,“收陰養肺”是養生的主要準則。
第一,秋季防燥。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鱉肉、黃鱔、藕、菠菜、烏骨雞、豬肺、豆漿、鴨蛋、蜂蜜、橄欖等。
第二,春捂秋凍。立秋之後,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溫差較大。此時,老年人在起居和衣著上應該有所講究,起居宜“早臥早起”,穿衣要“春捂秋凍”。
第三,拒絕秋膘。立秋之後,人的脾胃功能逐漸恢復,因而也是貼秋膘的好時候,但這也是體重增加最快的時候。老年人這時要注意節制飲食、適量運動,以控制體重。
冬季保健
冬季人體受寒冷氣溫的影響,各項生理功能均會發生變化。此時需要合理地調節飲食,來達到保健防病的目的。
第一,防病。冬季寒冷的氣候使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血液迴圈發生改變,許多疾病也“趁火打劫”,老年人應更注重疾病的預防。例如預防心絞痛、心梗、腦梗塞。老人要特別注意保暖,避免頭部受寒,避免過勞。
第二,進補。冬令進補時應食補、藥補相結合。常用的補藥有人參、黃芪、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食補可選擇羊肉、狗肉、豬肉、雞肉、鴨肉、鱔魚、甲魚、鮁魚和海蝦等,其它食物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分頁#)
禮包三:心理篇
適時求助專業機構
本市最新精神衛生流調結果顯示,60歲以上老年人精神障礙現患率高達21.31%,明顯高於中年人群的18.09%和青年人群的12.72%。失眠、認知功能障礙、抑鬱、焦慮是影響本市老年人精神健康的主要因素。本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22%失眠問題嚴重,平均一個月失眠的時間長達15天以上;患有認知功能減退和癡呆、心境障礙、焦慮障礙的老人分別占到10.73%、4.83%、3.38%,嚴重影響了這部分老年人的學習、工作、社會交往、語言表達、自我保護和自我料理生活能力。儘管老年人群精神障礙的患病率很高,但是僅有4.3%的老人曾因心理問題求助過專業機構。
老年癡呆
天津市安定醫院老年科主任李洪英介紹說,近年來,本市老年癡呆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已成為老年人群需要重點防治的精神障礙。可目前許多市民對於“老年癡呆症”存在著誤區,比如,家裡老人出現丟三落四、記憶力衰退、生活能力下降等情況,家屬甚至患者本人都自然而然會認為,這是因為年齡大了的緣故。李主任解釋說,老年癡呆症和正常老人記憶力減退有很大區別,前者是對整件事毫無印象,後者只是忘記其中具體細節,經人提醒,還會想起來。此外,很多人認為老年癡呆或是認知功能減退無法治癒,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有研究發現,早、中期及時的治療可使治療有效率達到70%。儘早診斷與治療就可以有效延緩疾病進展,這也是治療老年癡呆最好的辦法。
專家支招:李洪英主任說,預防老年癡呆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注意防控“三高”。“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誘發老年性癡呆的危險因素。因此,老年人要積極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水準,預防“三高”,以減少老年癡呆的發病風險。
第二,生活規律,飲食清淡。老年人生活起居要有規律,保證高品質的睡眠。飲食主張清淡,低鹽低脂,多食高蛋白、高纖維素、高維生素的食物,例如魚類、瘦肉、雞蛋、粗糧、蔬菜、水果、堅果等。
第三,堅持體育鍛煉。運動可促進神經生長素產生,預防大腦退化,例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游泳、打太極拳、做保健操、練氣功等都可,但要注意運動需循序漸進,且持之以恆。
第四,經常用腦。積極動腦可以延緩大腦衰老、減少老年癡呆的發生。例如閱讀各種書籍、玩智力玩具、培養多種興趣,有意識進行智力鍛煉,都可養腦健腦。
抑鬱症
調查顯示,本市60歲以上老年人患有抑鬱障礙、焦慮障礙的分別占到4.83%、3.38%。但大多數老年人長期、反復就診於一些綜合醫院的神經科、心臟科、消化科等醫療科室,能夠真正得到精神科規範治療的人數非常之少。
李洪英主任表示,老年抑鬱症不僅會影響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嚴重的還可能引起自殺。對於沒有軀體疾病的老年人來說,患上老年抑鬱症後也更容易誘發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因此,如果老人總是感到悶悶不樂,甚至對原來喜歡的事情也完全提不起興趣,有時還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煩、不安;自我評價降低,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悲觀厭世、甚至出現輕生的想法;渾身也總是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又沒有發現明顯的問題……這很可能是老人的心理健康出了問題,要警惕是否患上了抑鬱症。
專家支招:第一,老年人要多參加社會活動,建立新的人際交往圈。可以經常跟朋友出去喝喝茶、聊聊天、下下棋、打打太極拳,讓自己生活過得充實一些,多與樂觀的老人交往,經常串門。
第二,家人要多關心老年人,多和他們聊天交流。子女要多抽時間回家陪父母,經常進行情感交流,並及時關注老人的身心改變,老年人在短期內出現明顯近記憶力減退、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等現象時,要及早就醫;家屬要不斷瞭解老年期精神疾病、心理問題的徵兆和表現,做到及時發現疾病,妥善處理心理問題。
禮包四:運動篇
運動鍛煉安全適度
什麼樣的運動方式最適合老年人呢?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非傳染病預防控制所主管醫師潘怡總結出了四類:
第一,步行。步行屬於有氧運動,簡單方便,較適合老年人。根據步行的速度,步行分為慢走、快走、跑步。老年人在步行時要注意採取正確的姿勢,找出對自己來說最順暢的走路方法,愉快的實行,讓步行成為習慣。跑步前應做充分的準備活動,注意調整呼吸;跑步時應注意動作輕盈、協調、有節奏感;跑步後應緩慢走動,做一些輕鬆運動,而不能立即坐下休息,否則會出現心悸、頭暈等情況。
第二,爬樓梯或爬山。爬樓梯或爬山運動有利於發展肌肉力量、關節活動度,增強心肺耐力。在相同的時間裡,登樓梯消耗的能量比步行多4倍,比跑步多3倍。
第三,球類運動。球類運動種類很多,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籃球、足球、排球、門球、高爾夫球等等,屬於有氧運動方式。老年人可以選擇羽毛球、乒乓球、門球、高爾夫球等速度慢、強度相對小的運動項目。
第四,民族傳統項目。太極拳、太極劍等,尤其適合中老年人群,運動強度隨意可控,在做太極運動時,應注意動作儘量規範。
老年人進行運動鍛煉要注意四大事項:
首先,最好做全面身體檢查。通過檢查可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做到心中有數,為合理選擇運動項目和適宜的運動量提高依據;
其次,瞭解運動前後的脈搏。測量早晨起床時的基礎脈搏以及運動前後的脈搏變化,進行自我檢測,必要時可測量血壓;
最後,鍛煉要循序漸進。每次運動前要做幾分鐘的準備活動,緩慢開始,運動量要由小到大,逐漸增加。以前沒有運動習慣的中老年人,開始幾天可能會出現不適應反應,表現為疲勞、肌肉酸疼、食欲稍差,甚至睡眠不好等。此時應減少運動量,降低運動強度。
高血壓患者運動注意事項:科學的運動具有降壓、改善自覺症狀、減少降壓藥用量、鞏固降壓療效等功效。因此,高血壓病人應該重視體育運動。高血壓患者的運動方式以有氧運動為主,同時配合以力量性運動。運動次數以每週3次即隔日一次為好,其中,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以上。運動強度採用中等強度最為適宜,但應該注意,血壓嚴重升高時暫時不宜運動。高血壓患者運動養生貴在適度,無論是選擇何種鍛煉專案都要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血壓高低,來掌握好運動量,以自我感到全身舒適為度,切莫盲目加大運動量。例如打太極拳對高血壓有很好的體療,這種動靜結合、形神合一的動作,有助於調節大腦神經的功能,並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改善體循環和微循環,從而使血壓下降。
糖尿病患者運動注意事項:運動治療是糖尿病綜合治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適當的運動可以減輕體重,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胰島素抵抗,改善血脂水準。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根據年齡、身體條件和病情的不同,所作運動的劇烈程度也要因人而異。糖尿病患者每日至少進行20分鐘左右的運動鍛煉,強度為中等。待經過半個月到一個月的過渡,若無不良反應出現,可逐漸增加到40至60分鐘。健康狀態差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間歇進行運動,即運動與休息時間的比為1:1,如步行2分鐘、休息2分鐘,運動時間加起來為10至20分鐘。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鍛煉應根據個人健康狀況的變化、氣候、環境條件進行適當的調整。避免發生運動低血糖,如果發生眩暈、盜汗、無力甚至意識不清楚等血糖過低的現象,則要立即停止運動,並且補充糖分。如果進行持續時間較長、大運動量的運動,如郊遊、爬山,應在運動前或運動中適當加餐。
禮包五:飲食篇
每天“3+3”飲食
老人應該吃哪些食物更健康呢?綜合來看,適宜老人食用的食物包括:
1、主食及豆類:大米、小米、麵粉、燕麥、蕎麥、黑米、綠豆、赤小豆、黑豆、黃豆、豆腐及其他豆製品等。
2、肉蛋奶類:豬瘦肉、雞肉、鴨肉、羊肉、黃魚、鯽魚、草魚、蝦、蝦皮、海參,牛奶及雞蛋等。
3、蔬菜:冬瓜、藕、胡蘿蔔、茄子、芹菜、荸薺、筍、白菜、海帶、黑木耳等。
4、水果:梨、西瓜、香蕉、草莓、桃子、葡萄、龍眼、大棗等。
5、其他:老年人應該多喝蜂蜜、紅茶和綠茶。
面對這些誘人的食材,老人的飲食應當還是很豐富的。海河醫院營養科孫鳳醫生說,老年人每天除了三頓正餐外,增加一些小零食作為加餐最合適不過了。老年人吃零食要吃得科學,65歲以上老人早餐後2~3小時,約上午10時吃一次零食,可以選擇維生素含量高的蘋果、香蕉、橘子、獼猴桃、西瓜等新鮮水果。午飯後小憩一會兒,等到下午3時左右來點種子類的零食是個不錯選擇,如葵花子、花生、核桃仁、松子等。不過,種子類的零食雖然能夠提供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及多種微量元素,但唯一缺點就是熱量太高,因此不宜吃得過多。瓜子、花生、松子限制在10粒左右,核桃仁兩個就足夠了。
現今,老人“3+3”的飲食方案得到不少專家的認可,所謂“3+3”飲食方案,就是指老年人每天除了三頓正餐外,還要有三頓加餐,當然上文那些小零食作為加餐最合適不過了。美國一項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零食可説明65歲以上老人獲得足夠的熱量。2000名受訪者通常每天平均攝入2.5次零食,每次可攝入150千卡熱量,而且吃零食並不會影響老人的食欲。年輕人保持身材不主張睡前進食,但老年人在睡前稍吃些零食對身體有益,一小杯125毫升的優酪乳加2片餅乾,不僅能幫助老人更快入眠,還可以達到補鈣、預防膽結石的功效。
人過中年以後的進食方式就應該像“羊吃草”那樣,餓了就吃點,每次吃不多,胃腸總保持不饑不飽的狀態。每天飲食遵照“3+3”原則,做到三頓正餐三頓加餐,營養就能均衡了。
對於肥胖或有糖尿病的老年人來說,含糖量較高的各種糖類和巧克力,最好還是敬而遠之吧。
冬季即將到來,老人體溫調節功能減退,基礎代謝率低,導致防寒能力較差。其實,老年人應根據氣候的變化調理飲食、辨證用餐,加強身體的抗寒能力。一般來講,平時身體怕冷的老年人宜吃溫性和熱性的食物,如生薑、羊肉、狗肉、大蒜等,不宜吃綠豆、雪梨、苦瓜、冬瓜、荸薺、銀耳等寒性或涼性的食物;怕熱的老年人則相反。
心臟病病人不宜吃得過多,每日總熱能分4~5次攝入,以減少餐後胃腸過度充盈及橫膈抬高,避免心臟工作量增加。晚飯應早些吃,宜清淡,晚飯後不進或少進任何食品和水分。為了減輕水腫,應限制食鹽,每日約3克以內為宜。老人出現心力衰竭時,每日蛋白質可控制在25~30克,熱能600千卡;2~3日後,蛋白質可加至40~50克,熱能1000~1500千卡。病情好轉後漸增蛋白質和熱能,但不宜太高,以免增加心臟的負荷。
老年人疾病增多,並不是什麼都可以吃,“忌口”食品應當遠離,不利於疾病康復的食品也要警惕。胃寒的老年人儘量不要吃性質偏涼的水果,建議把梨、蘋果等一些水果蒸熟吃,可減弱水果的寒涼性質。平時吃些韭菜、小茴香、洋薑、生薑,還可喝些牛羊肉湯,都可起到溫胃的作用。胃酸的老人吃水果要小心,建議吃一些苦味或辛辣的蔬菜,比如:苦瓜、辣椒、生薑、大蒜、佛手瓜等之後,可以適量吃些水果,但一定要適可而止。重度心臟病的老人少量多餐,以減少心臟的負荷,並限制鈉鹽,防止水腫,保護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