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家教的3大“悲哀”
總結一下家長的家庭教育經驗, 成功之處無外乎這四點:建立了融洽的親子關係;既關心孩子的聰明, 也關心孩子的善良;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但同時, 指出幾個小編觀察到的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即由於父母自負導致的悲哀。
悲哀一:為何教孩子學“乖”
目前, 我國的家庭教育存在著一個很大的誤區——教孩子學“乖”。 評價孩子時, 動不動就說“你真乖”或者“你不乖”, 將“乖”當成了教育標杆, 具體就是聽話, 按師長和家長要求做事。 但值得一提的是, “乖”在英語當中並沒有相應的詞語。 而在塑造這樣一批批“好孩子”的過程中, 往往也剝奪了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獨立空間, 甚至無形中扼殺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這是一種片面強調孩子社會性的教育理念。 現在的學校評選三好學生, 為什麼十之七八是女孩?在所謂的“優秀生”裡,
所以說, 他們的抗“擊打”能力比起那些“好學生”要好得多, 而自我調節心態的承受挫折也是一種能力, 能使其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今後的人生, 這對他們日後步入社會是大有益處的。 專家視點:“不聽話”並非絕對壞事情其實, 孩子有時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 不聽從父母的指令,
如果父母過早地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是不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 而且容易扼殺兒童的天性, 使孩子從小失去兒童最珍貴的創造性人格, 這會給父母留下難以彌補的悔恨。 著名的德國心理學家海查曾做過如下的實驗:他對2至5歲時有強烈反抗傾向的100名兒童與沒有這種傾向的100名兒童追蹤觀察到青年期。 結果發現前者有84%的人意志堅強, 有主見, 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作出決定的能力。
悲哀二:為何孩子心胸狹小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悲哀三:為何孩子不願回家
大部分父母的言談間還是把“兒童”的概念縮小為“學生”。 孩子的生命就是這樣被壓縮到一個方面, 以此來換取成功, 代價未免太大。 我們應該牢記:“兒童”的概念內涵遠大于“學生”, 兒童除了在學校要當好一個學生外, 在家裡、在社會中還有更多形形色色的角色需要“扮演”。 因此, 家庭不止是給孩子創設的“學習家園”, 還應該是他們的“精神家園”。為什麼現在那麼多大學生放假不願意回家?就是因為在他眼裡,家裡是一所“文明監獄”,父母成天只知道督促他學習。現在有的家長總愛陪著孩子做作業,我覺得這種做法值得商榷。。總之,孩子要適合家庭教育,也要讓家庭教育適合孩子,這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可需要指出的是,當前大多數家長使家庭教育與學校的關係變為單向,只知道家庭教育圍著學校轉,結果卻犧牲掉很多培養孩子品質的機會。其實學校也可以協助家庭教育,優秀的家長應該把握隨機的教育機會。不要用太多規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讓自己的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讓自己有一片發揮的天地。如果你有顧慮,用“共同決定”的方法誘導他:例如孩子喜歡玩電腦,不要說“不准玩”,告訴他,如果你的成績夠好了,或是功課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至能玩兩個小時。把每一個“否定”變成“機會”,把自主權從你身上轉移到孩子身上。這樣不但能培養獨立能力,而且孩子還會為了自己的興趣更努力做那些“必須做”的事。
還應該是他們的“精神家園”。為什麼現在那麼多大學生放假不願意回家?就是因為在他眼裡,家裡是一所“文明監獄”,父母成天只知道督促他學習。現在有的家長總愛陪著孩子做作業,我覺得這種做法值得商榷。。總之,孩子要適合家庭教育,也要讓家庭教育適合孩子,這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可需要指出的是,當前大多數家長使家庭教育與學校的關係變為單向,只知道家庭教育圍著學校轉,結果卻犧牲掉很多培養孩子品質的機會。其實學校也可以協助家庭教育,優秀的家長應該把握隨機的教育機會。不要用太多規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讓自己的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讓自己有一片發揮的天地。如果你有顧慮,用“共同決定”的方法誘導他:例如孩子喜歡玩電腦,不要說“不准玩”,告訴他,如果你的成績夠好了,或是功課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至能玩兩個小時。把每一個“否定”變成“機會”,把自主權從你身上轉移到孩子身上。這樣不但能培養獨立能力,而且孩子還會為了自己的興趣更努力做那些“必須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