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有營養障礙性疾病 家長該如何分辨呢
孩子出生之后, 家長朋友都非常擔心自己的孩子體重、身高是否達標, 生長營養狀況是否良好, 下面為大家介紹什么是嬰幼兒營養障礙性性疾病之——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疾病。
![](/uploads/20210618/6B/6BA9C55EA2C7w1000h400.jpeg)
嬰幼兒營養障礙性性疾病之——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引發的病因是什么呢?
其一、主要可能是因為人工喂養沒有喂好導致的。
其二、可能是消化系統和先天性畸形如:孩子本身消化道畸形, 沒有吸收消化。
其三、可能是小兒腹瀉, 把有營養的物質都拉出去的, 導致營養不良表現……, 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攝入不足, 孩子生長發育需要的多, 但我們喂養不夠, 攝入少, 引起營養不良。
![](/uploads/20210618/88/88D5FB9290DFw1000h400.jpeg)
嬰幼兒營養障礙性性疾病之——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的主要表現有什么?
營養不良有早期和晚期的表現, 都是不一樣的, 嬰幼兒成長很快, 所以一天一個樣, 隔幾天不見可能你都不認識了, 變化很大, 長得很快。 所以在早期的時候表現主要是體重不增, 或者體重增長特別慢, 遠遠低于正常值。
體重是反應嬰幼兒近期生長發育的指標, 所以體重不足就能體現近期可能出現營養不良。 后期的表現主要是體重下降, 皮下脂肪消失, 消瘦, 最先瘦的是腹部,
嬰幼兒營養障礙性性疾病之——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有哪些分型呢?
如果皮下脂肪在0.4-0.8cm, 體重小于正常的25%, 可能發生輕度的營養不良。
小于0.4cm, 體重小于正常的25%~40%, 就提示發生中度的營養不良, 如果皮下脂肪消失, 體重小于正常超過40%, 就提示重度的營養不良。
所以說, 嬰幼兒的營養是否好, 需要根據體重、身高和消瘦的程度來判斷, 我們家長需要定期帶孩子到社區或者是醫院做兒童保健,
![](/uploads/20210618/B1/B1FC51948FAAw1000h400.jpeg)
嬰幼兒營養障礙性性疾病之——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如何治療呢?
在生長發育階段, 我們需要定期檢測孩子的身高體重發育情況,
針對治療量, 我們需要根據營養不良發生的程度來進行治療補充, 如果是輕度的營養不良, 需要補充60-80kcal/kg.d。
如果是重度的需要補充40-60 kcal/kg.d, 其余的還需要補充其他的營養液、電解質等等。
如果不及時補充能量改善營養, 可能會引起營養學缺鐵貧、維生素A缺乏引起夜盲癥、甚至發生暈倒, 自發性低血糖而導致死亡, 這都是很可怕的, 所有, 由此可見, 營養不良導致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