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治療口吃的辦法有什麼

很多父母在發現自己的小孩患有口吃的時候, 都會很震驚和緊張, 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 這種疾病是不是能夠治療得好呢, 其實, 口吃是指說話時字音重複或詞句中斷的現象。 是一種習慣性的語言缺陷。 它關係到了遺傳基因、神經生理發育、心理壓力和語言行為等諸多方面的, 那麼, 就跟著小編繼續來瞭解口吃的一些治療方法吧。

小兒口吃原因只有有以下幾點

1、生理原因, 有人認為口吃與遺傳, 大腦兩半球優劣或某種腦功能障礙有關, 與語言神經末稍缺陷有關。

2、心理因素, 這是引起小兒口吃的主要原因, 口吃是一種精神不健康不穩定的表現, 大多數兒童受驚, 被嚴厲訓斥, 懲罰, 嘲笑, 環境突然改變, 或父母死亡, 離異, 家庭不和睦等情況引起焦慮恐慌的結果。

3、語言神經功能障礙, 即與發育對語言的理解, 甚至讀書, 寫字有密切關係的神經系統發生障礙。

4、疾病, 腦外的感染, 頭受傷, 以及一些傳染病如百日咳, 麻疹, 猩紅熱後也易發生口吃。

5、模仿和暗示, 兒童時期正是學習和掌握時候, 此期的心理特點是模仿性強和易受暗示, 由於好奇頑皮去模仿口吃患者的語言, 因而患口吃。

兒童口吃應該如何預防?

不要強迫3 ~ 7 歲的兒童牢記各種長篇故事或不適應他們語言能力的詩歌。

矯正兒童口吃的關鍵是要培養一個良好的講話習慣。 對於患口吃的兒童, 父母、老師應耐心教導, 告訴他怎樣把話講清楚, 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 如果他講對了, 就要鼓勵他“講得好”, 幫助他樹立學習掌握講話技巧的信心。 如果他講話不清楚或不流暢, 也要耐心聽完, 不要中途打斷或隨意責駡, 使孩子以後在人前不敢講話, 或造成精神緊張, 一說話就口吃。

音樂可以在矯正兒童口吃方面發揮良好的作用。 有節奏的唱歌、朗誦對兒童語言訓練有一定的説明, 兒童聽了音樂之後, 因心情愉快, 分散說話時的注意力, 不是僅關注講話的動作, 這樣, 就能使兒童容易講出自己要說的話。

講故事也是幫助兒童矯正口吃的一種方法。 家長可以讓孩子敘述幼稚園、學校裡的事情; 與孩子對話, 講看的新書、新電視劇。 需要注意的是, 家長、老師要有耐心, 同時要求口吃的兒童也心平氣和, 不慌不忙。 每次時間不要過長, 時間長了容易使患口吃的兒童感到精神疲倦, 一般2 0 ~ 3 0 分鐘即可。

父母或學校、幼稚園老師對患口吃的兒童要給予多方面的溫暖和幫助, 周圍的人也不要戲弄、嘲笑或故意模仿兒童的口吃。

兒童口吃應該如何治療和用藥?

首先要幫助患兒克服因口吃而引起的自卑、緊張的情緒, 可採取平靜地緩慢講話, 逐步掌握流利講話的規律。 家長應正確對待口吃兒童, 不要過分糾正講話, 避免懲罰或歧視。 及時採取口吃矯正訓練治療。 鼓勵患兒參與集體活動和鍛煉。 口吃嚴重者可服用小劑量氟呱啶醇治療, 劑量0.5~2mg, 每日1~2次, 或服用抗焦慮藥治療。

為了防止兒童口吃, 安排好兒童的日常生活和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是很重要的。 兒童日常的生活要有規律, 要按照規定的時間吃飯, 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 另外, 我們要知道治療口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 父母們需要有絕對的耐心去指導患有口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