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立春養生六個實用方法 早起早睡以養肝

立春養生方法有哪些?立春節氣過後, 天氣漸漸變的暖和了, 但是現在的天氣還比較的寒冷, 那麼到了春季用什麼樣的方法養生才是最好最科學最有效的呢?你是否還不知道呢?下面就一起來瞭解一下立春養生方法。

1、立春早起早睡以養肝

《黃帝內經》說:“春三月, 此謂發陳, 天地俱生, 萬物以榮, 夜臥早起, 廣步於庭, 被發緩形, 以使志生, 生而勿殺, 予而勿奪, 賞而勿罰, 此春氣之應, 養生之道也。 逆之則傷肝……”。 意思是說立春開始後自然界生機勃勃, 萬物欣欣向榮, 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 早睡早起, 早晨去散散步, 放鬆形體, 使情志隨著春天生髮之氣而不可違背它, 這就是適應春天的養生方法。 違背了這種方法, 就會損傷肝, 這是因為春天生養的基礎。 因此, 春季以舒暢身體, 調達情志為養生方法。

2、防止舊病復發

古諺語:“百草回芽, 舊病萌發。

”可見立春後是疾病多發的季節。 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 因此對於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3、不要過早減衣

“春不減衣, 秋不戴帽”。 立春氣溫還未轉暖, 不要過早減掉冬衣。

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 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 由冬季轉入初春, 乍暖還寒, 氣溫變化又大, 過早減掉冬衣, 一旦氣溫下降, 就難以適應, 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 病菌乘虛襲擊機體, 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4、每天梳頭百下

《養生論》說:“春三月, 每朝梳頭一二百下”。 春季每天梳頭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 因為春天是自然陽氣萌生升發的季節, 這時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 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 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 代謝旺盛, 生長迅速。 故春天梳頭, 正符合這一春季養生的要求, 有宣行鬱滯, 疏利氣血, 通達陽氣的重要作用。

5、少吃補品和鹽

很多人崇尚冬季進補, 但是立春後進補要適度。 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 人生於自然, 應順應自然規律。 冬季根據個人體質適量進補, 符合冬藏的養生原則。 但立春之後的這段時間裡, 不論是食補還是藥補, 進補量都要逐漸減少, 以便逐漸適應即將到來的春季舒暢、升發、條達的季節特點。

與此同時, 減少食鹽攝入量也很關鍵, 因為鹹味入腎, 吃鹽過量易傷腎氣, 不利於保養陽氣。

6、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陽氣初生, 飲食的調養除了注意升發陽氣, 還要投臟腑所好, 應適當吃些辛甘發散之品, 不宜吃酸收之味。 因為酸味入肝, 具有收斂之性, 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 食物可選擇辛溫發散的蔥、香菜、花生、韭菜、蝦仁等, 少食辛辣之物。

立春養生法

肝火旺要飲食清淡

春季肝火過旺容易肝胃不和, 所以春天人容易上火, 出現舌紅苔黃、口苦咽幹、口唇生瘡, 牙齦腫痛等, 因此飲食宜清淡, 忌油(油炸食品)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可適當配吃些清解裡熱、滋養肝臟、補脾潤肺的食物, 如枇杷、梨、薏苡仁、薺菜、菠菜、芹菜、菊花苗、萵筍、茄子、荸薺、黃瓜、香蕉、生梨等。

比如菊皇茶, 裡面有菊花、枸杞子、蓮子心、膨大海、陳皮、甘草組成, 根據中醫理論, 菊花、枸杞子可以滋補肝腎、養肝明目, 用於兩目乾澀、頭昏眼花;菊花又可以疏風清熱, 膨大海、甘草又可以清宣肺氣、清腸通便, 用於肺氣閉鬱、痰熱咳嗽、聲音嘶啞、熱結便秘等,陳皮為睥肺二經的氣分藥,可以理氣調中、燥濕化痰,蓮子心又可以清心安神,所以春天常飲菊皇茶可以達到滋養肝臟、補脾潤肺、清解裡熱的作用。

多甜少酸補益脾胃

春季進補還應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

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但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甘味”除了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在這類食物中,首推山藥和大棗。山藥味甘性平、健脾益氣,經常食用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平時容易出現多汗、反復感冒的氣虛患者在春季更應該格外注意適度增加山藥的攝入量。

俗話說“日食五棗,長生不老”,大棗不僅對脾臟有益處,還能補氣養血,尤其適合女性在春天多食用。龍眼玉竹排骨湯——由百合、山藥、龍眼、蓮子、薏仁、玉竹、芡實、蜜棗組成;山藥枸杞水鴨湯——百合、山藥、龍眼、枸杞子、陳皮組成,都是藥食兩用的甘味食材組成,能夠補脾益肺,滋補肝腎,並能滋陰養顏。

辛甘之品助春陽

中醫認為,春季為人體五臟之一的肝臟當令之時,宜適當食用辛溫升散的食品,而生冷粘雜之物則應少食,以免傷害脾胃。

唐朝的《千金方》裡有一句話叫做“二三月易食韭”,就是說蔥、生薑、韭菜、蒜苗等這類性溫味辛的食物對於人體春季陽氣生髮很有好處,類似的食物還有洋蔥、魔芋、大頭菜、芥菜、香菜、生薑等,在疏散風寒的同時,又能抑殺潮濕環境下孳生的病菌。防春困多吃黃綠蔬菜

“春困”使人身體疲乏,精神不振,應多吃紅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如胡蘿蔔、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對恢復精力有益,應季的野菜如馬蘭頭、枸杞頭等可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對黴變食物格外當心

春季氣溫逐漸升高後,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也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易在春天發作,所以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塔菜、芥藍、西蘭花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水果食品),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蘿蔔、菠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從而可抵抗各種致病因素侵襲,還要注意冬季醃制的酸菜、鹹菜、發芽的土豆、四季豆、黴變甘蔗等這類容易滋生細菌病毒的食品要格外當心。

用於肺氣閉鬱、痰熱咳嗽、聲音嘶啞、熱結便秘等,陳皮為睥肺二經的氣分藥,可以理氣調中、燥濕化痰,蓮子心又可以清心安神,所以春天常飲菊皇茶可以達到滋養肝臟、補脾潤肺、清解裡熱的作用。

多甜少酸補益脾胃

春季進補還應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

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但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甘味”除了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在這類食物中,首推山藥和大棗。山藥味甘性平、健脾益氣,經常食用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平時容易出現多汗、反復感冒的氣虛患者在春季更應該格外注意適度增加山藥的攝入量。

俗話說“日食五棗,長生不老”,大棗不僅對脾臟有益處,還能補氣養血,尤其適合女性在春天多食用。龍眼玉竹排骨湯——由百合、山藥、龍眼、蓮子、薏仁、玉竹、芡實、蜜棗組成;山藥枸杞水鴨湯——百合、山藥、龍眼、枸杞子、陳皮組成,都是藥食兩用的甘味食材組成,能夠補脾益肺,滋補肝腎,並能滋陰養顏。

辛甘之品助春陽

中醫認為,春季為人體五臟之一的肝臟當令之時,宜適當食用辛溫升散的食品,而生冷粘雜之物則應少食,以免傷害脾胃。

唐朝的《千金方》裡有一句話叫做“二三月易食韭”,就是說蔥、生薑、韭菜、蒜苗等這類性溫味辛的食物對於人體春季陽氣生髮很有好處,類似的食物還有洋蔥、魔芋、大頭菜、芥菜、香菜、生薑等,在疏散風寒的同時,又能抑殺潮濕環境下孳生的病菌。防春困多吃黃綠蔬菜

“春困”使人身體疲乏,精神不振,應多吃紅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如胡蘿蔔、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對恢復精力有益,應季的野菜如馬蘭頭、枸杞頭等可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對黴變食物格外當心

春季氣溫逐漸升高後,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也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易在春天發作,所以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塔菜、芥藍、西蘭花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水果食品),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蘿蔔、菠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從而可抵抗各種致病因素侵襲,還要注意冬季醃制的酸菜、鹹菜、發芽的土豆、四季豆、黴變甘蔗等這類容易滋生細菌病毒的食品要格外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