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扁平足是什么

扁平足是指的腳底板是平面的, 這類人在走路的時候更容易疲勞, 而且腳底板也很容易疼痛, 最主要的是容易磨起泡, 所以扁平足有很多不好的地方, 但是扁平足是沒有辦法去改變的, 因為每個人的腳底板會不一樣,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關于扁平足的相關介紹。

扁平足什么意思

足弓是人類特有的解剖結構, 系適應長期單一站立及行走的需要演變而來的, 由于人的生活方式及所處的環境不同, 正常人足弓的高低不一, 足弓低平者并不是造成平足癥的原因, 只有某些原因致足骨形態異常、肌肉萎縮、韌帶攣縮或慢性勞損時才形成平足癥。

癥狀體征

1.姿勢性平底足 即發病初期, 足弓外觀無異常, 僅在站立和行走過久后感足部疲乏、酸痛, 足底和足背浮腫, 一般經休息后可完全消失。

2.痙攣性平底足 即發病中期, 由姿勢性平底足發展而致, 主要表現為腓側肌群痙攣, 足呈外翻、外展及背伸位, 足弓下塌, 疼痛加重, 行走和站立均不能持久, 經休息后不能完全緩解。

3.強直性平底足 即發病晚期, 由以上2種類型處理不當發展而來。 痙攣的腓骨肌發展為強直, 足骨間韌帶亦強直, 使足固定在外翻、外展及背伸位,

足弓消失, 行走及站立困難, 疼痛卻減輕。 由于足的正常功能消失, 不能吸收震蕩力, 可出現腰及下肢其他關節創傷性關節炎而致疼痛。

用藥治療

平足癥的治療方法較多, 且大多都有一定療效, 但尚無一種令人十分滿意的治療方法, 故仍強調以預防為主的治療原則。

1.姿勢性平底足 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 消除病因, 給予理療、按摩、鍛煉足內在肌和外在肌(如在沙灘上行走跳躍或用足趾抓握小球等)、穿矯正鞋或使用足弓墊。

2.痙攣性平底足 做足部理療、按摩, 對嚴重者在麻醉下行手法矯正外翻、外展及背伸畸形, 用短腿石膏固定在內翻內收位。 待畸形矯正后(一般6~8周), 拆除石膏, 改穿矯形鞋。 對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行手術治療, 如Miller手術、三關節融合術等。

(1)Miller手術方法:

①切口:從內踝下方2cm弧形向遠側延伸至足舟骨粗隆后, 彎向跖側, 止于第1跖楔關節遠側2cm。

②骨-骨膜瓣:潛行分離皮膚和淺筋膜, 顯露出距舟關節、足舟-第1楔骨關節、第1楔骨-第1跖骨關節的外側, 用骨鑿鑿出骨-骨膜瓣的背側、跖側和遠側邊界。

③第1跖骨-第1楔骨關節, 第1足舟-第1楔骨關節融合:從這些關節上切除關節軟骨和軟骨下骨薄片, 使關節間形成一個狹窄的“V”形楔狀間隙, 楔形間隙較寬的底部位于跖側和內側面。

④推進骨-骨膜瓣:將融合的關節面對合, 在脛骨肌腱下方把骨-骨膜瓣牽向遠側, 用2-0號不吸收縫線將其縫于附近的軟組織。 如足舟骨粗隆突出非常明顯, 將其鑿成與第1楔骨平齊。

⑤跟腱延長:如后足的外翻和前足的外展畸形被動矯正后, 踝關節仍不能恢復至中立位, 可能需要行跟腱延長術。

(2)術后處理:術后采用長腿屈膝石膏管型分成前后兩片, 然后改用短腿步行石膏管型固定6~8周。 術后12~14周開始使用踝足矯形支具3~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