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鴨兒芹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國藥提要》

【拼音名】Yā ér Qín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Japanese Cryptotaenia 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

【別名】三葉、起莫、三石、當田、赴魚、野蜀葵、三葉芹、水白芷、大鴨腳板、鴨腳板草、野芹菜、紅鴨腳板、水芹菜、牙痛草、鴨腳菜、梭丹子、鴨腳草、鴨腳掌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鴨兒芹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

採收和儲藏:夏、秋間採收, 割取莖葉,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 高30-100cm。 全株無毛。 主根短, 側根多數, 細長。 莖光滑, 具叉狀分枝。 基生葉及莖下部葉有長5-20cm的葉柄, 葉鞘邊緣膜質;葉輪廓三角形至廣卵形, 長2-14cm, 寬3-17cm。 通常為3小葉, 中間小葉片鞭狀倒卵形, 先端有短尖, 基部楔形, 兩側小葉片斜倒卵形至長卵形, 近無柄, 小葉片邊緣均有不規則的尖銳重鋸齒, 有時2-3淺裂;最上部的葉近無柄;小葉片卵狀披針形至窄披針形, 邊緣有鋸齒。 複傘形花序呈疏鬆的圓錐狀, 花序梗不等長, 總苞片及小總苞片均為1-3, 線形或鑽形, 傘輻2-3;小傘形花序有花2-4,

萼齒細小, 三角形;花瓣白色, 倒卵形, 頂端有內折的小舌片;花柱基圓錐形, 花柱短, 直立。 分生果線狀長圓形。 長4-6mm, 寬2-2.5, 合生面略收縮, 胚乳腹面近平直, 每棱槽內有油管1-3, 合生面油管4。 花期4-5月, 果期6-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2000m的山地、山溝及林下較陰濕地區。

資源分佈:分佈于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化學成份】全草含揮發油, 其中有:異亞丙基丙酮(mesityl oxide), 異丙烯基丙酮(isomesityl oxide), 甲基異丁基甲酮(methyl isobutyl ketone), α、β-蒎烯(α、β-pinene), 樟烯(cam-phene), β-月桂烯(β-myrcene), 二戊烯(dipentene), 對一聚傘花素(P-cymene)以及γ-松油烯(γ-terpinene), 異松油烯(terpinolene), 反式-β-羅勒烯(trans-β-ocimene)[1]。 葉中所含腦甙脂類成分中含有4-羥基鞘氨醇(4-hydroxysphingenine)[2]。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止咳;利濕解毒;化瘀止痛。 主感冒咳嗽;肺癰;淋痛;疝氣;月經不調;風火牙痛;目赤翳障;癰疽瘡腫;皮膚瘙癢;跌打腫痛;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 外用:適量, 搗敷;或研末撒;或煎湯洗。

【附方】①治小兒肺炎:鴨兒芹五錢, 馬蘭四錢, 葉下紅、野油菜各三錢。 水煎服。 ②治肺膿腫:鴨兒芹一兩, 魚腥草二兩, 桔梗、山苦瓜各二錢, 瓜蔞根五錢。 水煎, 一日 三次分服。 ③治百日咳:鴨兒芹、地胡椒、卷柏各三錢。 水煎, 一日三次分服。 ④治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鴨兒芹五錢, 瓜子金三錢, 金銀花藤二兩。 水煎服。 ⑤治黃水瘡:鴨兒芹、香黃藤葉、金銀花葉、丹參、鬧羊花葉各等分。 共研細末, 用連錢草、三白草(均鮮品)搗爛絞法, 調塗於患處。 ⑥治一切癰疽疔毒, 惡瘡, 已潰未潰均可服用:鴨兒芹、馬蘭、金銀花各五錢, 鴨蹠草 一兩,

臺灣萵苣、絲瓜根各三錢。 水煎, 二次分服。 ⑦治腫毒皮色不變, 漫腫無頭:鴨兒芹、東風菜各五錢, 柴胡一兩。 水煎, 一日三次分服 。 並用鴨兒芹、東風菜各等分, 研末, 好燒酒調敷。 ⑧治帶狀皰疹:鴨兒芹、匍伏堇、桉葉各一兩, 酢漿草二兩。 共為細末, 醋調敷。 (以上選方均出《常用中草藥配方》)⑨治皮膚瘙癢:鴨兒芹適量, 煎水洗。 (《陝西中草藥》)

【各家論述】

1.《別錄》:主寒熱, 蛇、蜂螫人。

2.《分類草藥性》:治白淋, 消腫毒, 調 經, 退火。

3.《天寶本草》:火牙噙之即消。 葉:搗敷耳根後, 脫眼內翳。

4.《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外敷治臁瘡。

5.《四川中藥志》:消炎理氣。 治虛弱勞累, 膀胱疝氣, 五淋尿閉及無名腫毒。

6.《陝西中草藥》:活血祛瘀, 鎮痛止癢。 治跌打損傷, 皮膚瘙癢。

7.《常用中草藥配方》:抗菌, 消炎, 解毒,

止血, 止痛。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