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養生

皮膚變黃,可能膽管堵了

在身體裡面, 膽道系統似乎是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即使出了問題, 也很難被人發現。

年近七旬的張大爺便是這樣, 最近兩個多月, 他發現自己的皮膚變黃了, 吃飯也胃口不佳。 由於沒有其他不適, 他以為是天氣熱、曬太陽多引起的, 並沒有在意。 後來, 張大爺的皮膚越來越黃, 連小便也變成了深黃色, 到醫院檢查後, 被確診為“膽管癌合併梗阻性黃疸”。

二炮總醫院肝膽胃腸病研究所所長周甯新教授介紹, 膽管連接著膽囊和十二指腸, 是輸送膽汁的唯一通道。 但是, 由於膽管深藏在肝臟的下面, 出現問題並不容易被發現。

比如膽管癌、膽管息肉等病變, 早期並沒有典型症狀, 只有當腫塊生長至引起膽管部分堵塞後, 才會影響膽紅素的正常代謝, 引起血中膽紅素升高, 進而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 比如皮膚顏色加深, 鞏膜發黃, 或者指甲“月牙”發黃等。 而這些症狀, 很容易被誤認為疲勞、戶外活動過多、缺乏睡眠所致。 僅有少數患者會出現腹痛、腹脹、體重減輕、皮膚瘙癢、食欲不振等典型症狀。

周寧新提醒, 膽管走行的各個部位, 如肝門部、膽管中部及膽管下端等, 都可能“生病”。 因此, 出現可疑症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通過腹部B超等進行篩查, 特別是有膽結石、膽管囊腫等基礎疾病的人和老年人。 生活中, 要注意多吃易消化吸收並富有蛋白質的食物,

新鮮蔬果, 多喝水, 少吃辛辣肥膩油炸食品。 睡覺時不要俯臥, 也不要長時間坐臥, 以防肝臟和膽道受壓。 情緒穩定、樂觀, 有問題多交流, 不要生悶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