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這些酒桌“玩法”別輕易嘗試

●白酒、紅酒、啤酒等交替喝, 混搭酒, 遲到者先自罰三杯等拼酒花樣傷肝又傷“心”

●飲酒後的臉色並非酒量的表現, 如果以臉色來作為酒醉的標準, 可導致喝過量傷身, 甚至危及生命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陳超剛

猴年已進入尾聲, 逢年過節或逢喜事, 人們都愛飲酒助興, 而推杯換盞之間, 相互試探、調侃彼此的酒量深淺, 可謂酒桌上的一趣。 有人越喝酒臉色越紅潤, 有人喝再多, 臉色依然不改, 甚至會發白。

“究竟是白臉者酒量好,還是紅臉者酒量深?”對於這個千古難題,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陳超剛指出,

現代研究已證實, 飲酒後的臉色並非酒量的表現。 如果以臉色來作為酒醉的標準, 有可能導致喝過量傷身, 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酒後臉白 更易酒精中毒

“喝酒容易紅臉的人, 酒精揮發得快, 不容易醉。 ”對於這個說法, 陳超剛指出, 酒後紅臉是酒精代謝的表現, 但並不能與酒量好畫等號。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 喝酒後, 由於體內的乙醇脫氫酶多、乙醛脫氫酶少或活性低, 使乙醇以非常快的速度轉化成乙醛, 而乙醛無法及時代謝, 後者積聚導致血管擴張, 因而, 飲酒者因面部毛細血管擴張, 表現為臉紅。 “臉紅的人通常過一兩個小時之後, 就會緩解。 ”陳超剛說, 這是因為乙醛逐漸在肝臟轉化為乙酸而被代謝。

“臉白的人看起來好像沒那麼容易醉?”陳超剛說, 恰恰相反。 喝酒後臉發白, 因為體內沒有高活性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 要靠肝臟其他酶類緩慢氧化。 由於血液此時需要大量供應肝臟和消化系統繁重的代謝, 造成外周血循環暫時性減少, 這時表現為面部血液供應不豐富, 因而顯得 “臉白”。 酒後臉白者因體內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缺乏或活性很低, 只能靠體液來稀釋酒精濃度, 如果多喝了則容易引起酒精中毒。

陳超剛表示, 評價一個人“酒量好”, 主要看體內乙醛脫氫酶的活性。 有些人乙醛脫氫酶的活性高, 對酒精的代謝能力強, 也就顯得“能喝”。 實際上, 傳說中的“千杯不醉”是不存在的。

陳超剛指出, 飲酒過多, 加重肝臟代謝負擔, 酒精分解不全面, 積聚到一定程度則容易發生酒精中毒。

酒桌上出事者大多酒量好

陳超剛指出, 無論怎樣的體質, 酒量好還是不好, 酒精超過身體代謝需要, 最終都會對肝臟造成負擔。 喝得越多, 酒精在體內堆積得越多, 一旦超過肝臟代謝負荷, 肝臟無法及時供應特有的酶來分解酒精, 就會導致肝功能受損, 容易引起酒精中毒。

酒桌上出事的往往是酒量好的人。 “酒量好的人更容易傷身。 ”陳超剛指出, 酒量小的人因為覺得自己不勝酒力, “酒膽”不足, 因而會自覺少喝或是不喝, 有的人因為酒量大而覺得自己喝多點沒事, 放開膽子喝, 越喝酒量越大, 最後因酒精在體內積累而中毒。

陳超剛說, 每天喝多少酒才“安全”, 因人而異。 可按照公式計算一個人一天酒精最高攝入量, 即每公斤理想體重每日不超過1克的酒精量〔理想體重=身高(cm)-105〕。 “每日酒精最高攝入量的概念, 只是說在此數值以下, 飲酒相對安全, 但也不能保證可避免危險。 ”陳超剛指出, 中國營養學會2016年發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更明確地推薦每日飲酒的要求:成人如飲酒, 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 女性不超過15克, 兒童少年、孕婦、哺乳期女性不應飲酒。

拼酒玩花樣 多飲更傷身

小酌助興, 多飲傷身。 經常性的飲酒過量會增加患高血壓、高甘油酸酯、肝損傷、肥胖、癌症和遭遇意外事故的風險。 心肌症患者飲酒還會誘發心力衰竭, 要完全避免飲酒。

如今酒桌上有許多“玩法”, 看似有趣, 實則傷身敗興。 專家呼籲, 文明飲酒, 不提倡勸酒、拼酒, 感情深不必“一口悶”。 以下幾種做法要特別警惕。

1.幾種酒交替喝

有些好飲之人為證酒量和膽量, 先飲紅酒“開胃”, 再上白酒“提神”, 最後用啤酒“漱口”, 稱為“三種全會”。 更有甚者, 推出強化版, 將白酒、花雕(黃酒)、紅酒、洋酒、啤酒等五種酒交錯喝一遍, 稱為“五種全會”。 這種將發酵酒、蒸餾酒交替喝的做法, 不僅易醉, 加重肝臟負擔, 對心血管的刺激尤其大, 容易引發酒桌猝死。 即使肝臟和心腦血管能夠耐受這種高強度的酒精“衝擊”, 醒酒後也會很難受。

2.混搭酒

紅酒+雪碧/可樂, 威士卡+冰紅茶、伏特加+紅牛、啤酒+可樂……將酒和各類飲料摻兌組合的“混搭”玩法,

在年輕人中十分流行。 有些人認為“混搭”會比純飲酒對肝臟的傷害要輕。 實際上, 這種做法導致人在不知不覺中攝入過多酒精, 可樂等飲料中的二氧化碳還會“助紂為虐”, 增強酒精對胃的傷害。

由於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和能量, 這種“混搭酒”無形中會增加糖分和能量的攝入, 長期飲用可導致肥胖。 紅酒兌雪碧、可樂等尤其不宜嘗試。 因為酒精在碳酸的作用下, 通過血腦屏障的能力更強, 容易造成傷害。

功能性飲料兌酒的危害也不小。 因為功能性飲料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電解質、鹽、氨基酸、維生素、牛磺酸等, 與酒精“混搭”時, 電解質中的鈉離子和咖啡因會加重心臟負擔, 使人心慌、胸悶等。

3.遲到者入席先罰酒

“遲到者入席自罰三杯”是不少地方的飯局傳統, 而受罰者往往在空腹狀態下喝罰酒。“空虛”的胃部對酒精的吸收速度非常快,酒精5分鐘左右就可以進入血液。當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0~400毫克時,肝臟負擔加重,容易引發危險。因此,遲到者即使要自罰三杯酒表示歉意,也應該先坐下來,吃一點主食或其他富含澱粉的食物,讓胃部“動”起來,片刻後再罰酒。(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王海芳、黎錦霞)

而受罰者往往在空腹狀態下喝罰酒。“空虛”的胃部對酒精的吸收速度非常快,酒精5分鐘左右就可以進入血液。當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0~400毫克時,肝臟負擔加重,容易引發危險。因此,遲到者即使要自罰三杯酒表示歉意,也應該先坐下來,吃一點主食或其他富含澱粉的食物,讓胃部“動”起來,片刻後再罰酒。(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王海芳、黎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