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重視腹瀉正確用藥可護腸道

5月29日是世界腸道健康日。 關愛腸道健康的各種宣傳活動在全國範圍內開展, 再次喚起大家對腸道健康的關注。 今年世界腸道健康日的主題為:腸道微生物對健康和營養的重要作用。

大多數人認為腸道只負責消化, 其實腸道還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 如果腸道患有疾病, 勢必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腹瀉病是全球的一種常見疾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 腹瀉引發的腸道癌症等疾病致死率高居各種疾病第四位, 僅次於腫瘤、心腦血管、糖尿病。 關愛腸道健康, 從瞭解腹瀉病正確用藥做起。

現在全國各地陸續出現高溫天氣, “小滿”之後, 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 很多人往往喜愛用冷飲消暑降溫, 但吃冷飲過量會導致腹痛、腹瀉等病症入夏後腹瀉病人明顯增加。 其中很多患者對腹瀉病因並不瞭解, 因為自行用藥不當, 導致病情加劇的患者也不在少數。

腹瀉是消化系統疾病中的一種常見症狀, 俗稱“拉肚子”, 很多患者傳統意識都覺得拉肚子是“小病”, 但其病因多種多樣, 如細菌病毒感染、消化不良、腸功能紊亂等均可引起腹瀉。 患者動不動就把黃連素、氟呱酸等抗菌類藥物進當作治療腹瀉的“靈丹妙藥”, 其實這樣是不科學的, 副作用也很大。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 90%的腹瀉不需要抗菌藥治療, 而我國學者根據我國腹瀉病原譜的特點及臨床治療結果提出,

約70%的腹瀉病不需要抗菌藥物治療。

其實腹瀉可以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兩大類。 但大多數人對自己的腹瀉症狀不是很清楚, 對止瀉藥的種類和適應症也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 目前常見的止瀉藥一般分兩種:抗菌藥和非抗菌藥, 分別針對“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 而多數人在腹瀉發病時習慣服用黃連素、氟呱酸等抗菌類藥物進行止瀉, 這是極其錯誤的處理方式。 在此, 專家特別提醒, 關愛腸道健康, 要想藥到病除、快速止瀉, 首先要分清引起腹瀉的病因。 一旦出現腹瀉, 可以回憶一下自己腹瀉前吃了什麼, 或直接去醫院進行化驗。 如果是細菌、病毒引起腸道炎症屬於感染性腹瀉,

可以選用抗生素類藥物殺菌治療。 而生活中, 絕大多數人的腹瀉均為非感染性腹瀉。 例如:吃了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或是碰到著涼等狀況引發的腹瀉, 並不是病菌引起的。 針對此類非感染性腹瀉, 專家建議選用含有地錦草、金毛耳草中草類藥物止瀉, 比如康恩貝腸炎寧片, 藥性比較溫和, 不僅可以止瀉, 對腸胃健康也有益處。

專家還提供了一個按摩的小竅門:可以按摩肚臍兩旁的兩個“止瀉穴”, 也就是天樞穴, 來緩解腹瀉症狀。 除此之外, 預防腹瀉有竅門:注意飲用水衛生, 不喝未經處理的飲用水;講究食品衛生, 不吃半生的食物;注意手的衛生, 飯前便後吸洗手;清潔環境, 滅蠅、滅蟑;儘量減少與腹瀉病人的接觸,

特別是不要共用餐飲用具等。 另外, 腸胃不好也會容易拉肚子, 在飲食方面要清淡適量, 少吃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 並注意腹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