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又名胡桃,
在國際市場上它與扁桃、腰果、榛子一起,
並列為世界四大乾果。
它的足跡幾乎遍及世界各地,
主要分佈在美洲、歐洲和亞洲很多地方。
其產量除美國外,
即推中國。
核桃在國外,
人稱“大力士食品”、“營養豐富的堅果”、“益智果”;在國內享有“萬歲子”、“長壽果”、“養人之寶”的美稱。
其卓著的健腦效果和豐富的營養價值,
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推崇。
核桃的藥用價值很高,
中醫應用廣泛。
祖國醫學認為核桃性溫、味甘、無毒,
有健胃、補血、潤肺、養神等功效。
《神農本草經》將核桃列為久服輕身益氣、延年益壽的上品。
唐代孟詵著《食療本草》中記述,
吃核桃仁可以開胃,
通潤血脈,
使骨肉細膩。
宋代劉翰等著《開寶本草》中記述,
核桃仁“食之令肥健,
潤肌,
黑鬚髮,
多食利小水,
去五痔。
”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記述,
核桃仁有“補氣養血,
潤燥化痰,
益命門,
處三焦,
溫肺潤腸,
治虛寒喘咳,
腰腳重疼,
心腹疝痛,
血痢腸風”等功效。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
核桃中的磷脂,
對腦神經有良好保健作用。
核桃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
有防治動脈硬化的功效。
核桃仁中含有鋅、錳、鉻等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人體在衰老過程中鋅、錳含量日漸降低,
鉻有促進葡萄糖利用、膽固醇代謝和保護心血管的功能。
核桃仁的鎮咳平喘作用也十分明顯,
冬季,
對慢性氣管炎和哮喘病患者療效極佳。
可見經常食用核桃,
既能健身體,
又能抗衰老。
有些人往往吃補藥,
其實每天早晚各吃幾枚核桃,
實在大有裨益,
往往比吃補藥還好。
核桃是食療佳品。
無論是配藥用,
還是單獨生吃、水煮、作糖蘸、燒菜,
都有補血養氣、補腎填精、止咳平喘、潤燥通便等良好功效。
核桃的食法很多,
將核桃加適量鹽水煮,
喝水吃渣可治腎虛腰痛、遺精、陽萎、健忘、耳鳴、尿頻等症。
核桃與薏仁、栗子等同煮作粥吃,
能治尿頻、遺精、大便溏瀉、五更瀉等病症。
核桃與芝麻、蓮子同做糖蘸,
能補心健腦,
還能治盜汗。
生吃核桃與桂圓肉、山楂,
能改善心臟功能。
核桃還廣泛用於治療神經衰弱、高血壓、冠心病、肺氣腫、胃痛等症。
核桃確實有補腦健腦的作用。
這是因為核桃中含有大量優質的化學結構非常特殊的脂肪和蛋白質。
這種脂肪和蛋白極易被人體吸收。
據測定,
一斤核桃仁相當於5斤雞蛋或9斤牛奶或3斤豬肉的營養價值,
它所含的蛋白質中含有對人體極為重要的賴氨酸,
所含的脂肪中含有豐富的磷脂,
這些物質對大腦神經的更新極為有益,
所以患有頭暈。
失眠、健忘、心悸、食欲不振,
腰酸腿軟,
四肢無力等症狀的神經衰弱病人,
以及年老體弱的人,
每天早晚各吃2~3個核桃,
就可達到補腦健身、強健體魄治療效果。
核桃仁還含有磷、鎂、鈣、鐵、錳等礦物質和維生素a、b、c、e等多種營養物質。
經常食用,
可增強人體細胞的活力,
防止動脈硬化,
並能使人延緩衰老。
中醫歷來認為,
核桃味甘性溫,
能通潤血脈、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胃補腎。
可治療腎虧腰痛,
肺虛氣喘、病後虛弱、大便秘結等症,
並有很好的鎮咳平喘作用。
除核桃仁外,
核桃仁榨出的油,
味道香、營養好。
有較好的保健功能。
神經衰弱、身體虛弱或老年人,
冠心病、高血壓患者,
宜經常食用。
核桃殼裡面的果膈,
可補腎澀精、治療遺精、遺尿,
把它煮水當茶飲,
還可安定神經、促進睡眠。
用核桃治病的單方驗方有以下幾種:老年哮喘:核桃仁2斤,
搗碎,
加2斤蜂蜜調勻,
每日早晚各服一湯匙。
水瀉:核桃仁一把,
加適量紅糖,
炒成炭,
再用水煎服。
習慣性便秘:核桃5個,
每晚睡前服下,
連服一個月。
用於補腦養血、保健潤膚:每日早晚各食核桃3~5個,
長期服用。
注意:以上各方不宜與濃茶同服。
發熱咳喘、煩躁不安、吐血症者不可吃核桃。
要注意核桃的吃法和宜忌。
首先應該適量、長期、堅持服用,
核桃仁所含的脂肪,
雖然是有利於清除膽固醇的不飽和脂肪酸,
但脂肪本身具有很高的熱量,
如果過多食用又不能被充分利用的話,
就會被人體做為膽固醇儲存起來,
結果適得其反。
一般來說,
每天服用核桃仁的重量,
應在40克左右,
大約相當於四五個核桃。
同時應該適當減少其它脂肪攝入,
以避免熱量攝入過高。
中醫上講,
核桃火氣大,
含油脂多,
吃多了會令人上火和噁心,
正在上火、腹瀉的人不宜吃。
很好的一種吃法是把核桃仁和紅棗、大米一起熬成核桃粥喝,
因為核桃可以補“先天之本”,
大米、紅棗可以補“後天之本”,
這樣搭配起來,
保健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