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中藥有哪些抗生素?

所謂的“中藥抗生素”並不是真正的抗生素, 藥品分類中也不屬於抗生素種類。 之所以會有“中藥抗生素”的說法, 是因為人們在使用中草藥和中成藥的過程中, 發現很多藥物具有抑制或殺滅一定種類微生物的作用, 如大青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就有明顯的抗菌作用, 丁香對腸道感染的常見致病菌——大腸桿菌有較強的殺菌作用, 板藍根對多種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具有明顯的抗病毒作用等。

“中藥抗生素”不能代替抗生素

抗生素原稱抗菌素, 是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等)產生的化學物質,

在低濃度下具有抑制或殺死其他微生物的作用。 例如, 最早發現的青黴素, 就是在青黴菌培養液中提取出來的。

細菌的適應能力極強, 它會對所使用的抗生素慢慢產生耐藥性, 從而導致抗生素的抗菌能力下降, 最終對該細菌失去作用。

由於耐藥現象普遍, 而且抗生素本身有不少的不良反應。 嚴重的可以致殘或致死, 因而抗生素的使用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因為中藥的安全性較高, 較少有細菌對中藥產生耐藥, 因此, 臨床上常使用“中藥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是目前治療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手段。

那麼, “中藥抗生素”能不能替代抗生素呢?答案是否定的。 由於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多為植物, 本身並不是從微生物中提取出來的,

所以它與抗生素有本質上的區別。 另外, 雖然部分中藥具有抑制或殺滅微生物的作用, 但其作用仍遜於抗生素, 加上中藥的作用機制不甚明確, 因而“中藥抗生素”並不能替代抗生素。

家庭小藥箱應適當備點“中藥抗生素”

在臨床上, 具有抗生素作用的中藥非常多, 因而目前市場上抗菌中成藥種類也是紛繁複雜。 那麼, 大家在進行自我藥療時, 需要準備哪些“中藥抗生素”呢?一般來講, 應該準備治療常見感染的中成藥, 如上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及婦女生殖系統感染等, 家庭小藥箱可酌情準備能治療這些系統感染的“中藥抗生素”。 以下介紹幾種這類藥品

雙黃連口服液類 主要由金銀花、連翹、黃芩等中藥組成,

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 適用於病毒和細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咽炎、扁桃體炎等。 由於組成該藥的中藥性質比較寒涼, 因而出現呼吸道感染伴有發熱、出汗、口渴、鼻流濁涕、咽喉腫痛、咳吐黃痰等外感風熱症狀者適用。

感冒清熱顆粒類 主要由荊芥穗、薄荷、防風、柴胡、紫蘇葉、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蘆根等藥物組成, 具有疏風散寒、解表清熱的功效。 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扁桃體炎等, 尤適用於具有頭痛發熱、惡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乾等風寒感冒症狀者。

穿心蓮膠囊類 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 適用於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泄瀉痢疾、熱淋澀痛、腫痛瘡瘍等。

對急性扁桃體炎、慢性鼻炎、鼻竇炎、咽炎、喉炎、腮腺炎、支氣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均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消炎利膽片類 由穿心蓮、苦木、溪黃草等藥物組成。 具有消炎利膽, 清熱解毒的功效。 適用於急、慢性膽囊炎及肝膽結石併發感染者。

三金片類 由菝葜、積雪草、金沙藤、金櫻根、羊開口等中藥組成, 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益腎的功效。 主治下焦濕熱、熱淋、小便短赤、淋瀝澀痛, 適用於急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尿路感染屬腎虛濕熱下注證者。

婦科千金片類 由千斤拔、單面針、金櫻根、穿心蓮、功勞木、黨參、當歸、雞血藤等中藥組成, 具有清熱除濕、補益氣血之功效。 主治帶下病、濕熱下注、氣血不足症, 適用於盆腔炎、子宮內膜炎、宮頸炎見上述證候者。

另外, 慢性前列腺炎、男子免疫不育症、慢性淋病、慢性腎盂腎炎、牙周炎等症亦適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