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淋巴水腫症狀?
下肢淋巴水腫是很常見的疾病, 大多數人患上下肢淋巴水腫都是由於自己平時不良的生活習慣引起的, 而且很多人在下肢淋巴水腫發病的初期, 往往認為是普通的水腫, 並沒有特別的注意, 結果等到發現的時候, 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那下肢淋巴水腫症狀都有哪些呢?
下肢淋巴水腫症狀?
主要表現為一側肢體腫脹, 開始於足踝部, 以後延及整個下肢。 早期皮膚尚正常, 晚期皮膚增厚、乾燥、粗糙、色素沉著, 出現疣或棘狀物。 淋巴水腫的程度可分為:
1、輕度:肢體水腫呈凹陷性, 抬高肢體後, 可減退或消失, 皮膚無纖維化樣損害。
2、中度:水腫壓之不再凹陷, 抬高肢體水腫消退不明顯, 皮膚有中度纖維化。
3、重度:出現象皮腫樣皮膚變化。
急性期:損傷局部出現血腫瘺口可被血塊堵塞, 因而常在數天內出現搏動性腫塊.大多有震顫和雜音。 多數病人在瘺的遠端動脈仍可捫及搏動。
慢性期:主要是血流動力學變化產生的各種表現。 由於高壓的動脈血經瘺直接灌注靜脈, 使靜脈壓力升高, 瘺的近、遠側淺靜脈明顯擴張.皮膚溫度升高。 在遠離瘺的部位, 尤其在足端, 因動脈供血量減少和靜脈瘀血, 出現營養性變化,
下列檢查有助於怍出診斷:
①指壓瘺口測定(Brabham征):瘺口大而分流量較多者, 用指壓阻斷分流後, 可以出現血壓升高和脈率變慢。
②靜脈壓測定:患肢淺靜脈壓力升高。
③靜脈血含氧量測定:自鄰近瘺口的淺靜脈抽血, 可發現血液呈鮮紅色與正常肢體的靜脈血相比, 含氧量明顯增高。
④超聲多普勒顯像儀檢查:可以觀察到動脈血經瘺口向靜脈分流。
⑤動脈造影檢查:較大口徑的動靜脈瘺, 通常可以直接顯示瘺口;與瘺口鄰近的靜脈幾乎與動脈同時顯影;瘺口遠側動脈不能全程顯示, 而鄰近瘺口的靜脈明顯擴大。 較小口徑的動靜脈瘺, 常不能直接顯示瘺口, 但具有鄰近瘺口的動靜脈幾乎同時顯影的特點。 曾有血腫形成病史者, 往往能顯示動脈側, 或靜脈側, 或兩者兼有的瘤樣擴大改變。
早期由於皮膚及皮下組織改變較輕, 應與其他疾病相鑒別:
1.靜脈性水腫, 多見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以單側肢體突發性腫脹急性起病, 伴皮色青紫、腓腸肌及股三角區明顯壓痛、淺靜脈顯露為其臨床特點, 足背水腫不明顯。
2.血管神經性水腫水腫, 發生於外界過敏因素的刺激, 起病迅速, 消退也快, 間歇性發作為其特點。 淋巴水腫則呈逐漸加重的趨勢。
3.全身性疾病低蛋白血症, 心力衰竭、腎病、肝硬化、粘液性性水腫等均可產生下肢水腫。
4.脂肪瘤, 少數病變範圍十分廣泛的脂肪瘤或脂肪組織增生可與淋巴水腫混淆。 但脂肪瘤大多呈局限性生長, 病程較慢, 皮下組織柔軟無水腫表現, 必要時可行軟組織X線鉬靶攝片以助確診。
非手術療法:包括抬高患肢、穿彈力襪、限制水鹽攝入、應用利尿劑、預防感染以及烘綁療法。 通過反復熱灸刺激, 使組織溫度升高, 代謝活動加強, 能促進管的再生與淋巴回流的恢復。
此病無有效藥物治療, 主要依物理治療, 若是絲蟲病或丹毒引起水腫, 按絲蟲病、丹毒治療藥物選用。
1.抬高患肢, 壓迫包紮;
2.限制水、鈉入量及使用利尿劑;
3.治療絲蟲病或丹毒;
4.烘綁治療;
手術療法:術式包括淋巴管或淋巴結-靜脈吻合術;帶蒂網膜移植術;病變部分切除植皮術。大多數淋巴水腫不需外科手術。約15%的原發性淋巴水腫最終需行下肢整形手術。現有手術方法除截肢手術均不能治癒淋巴水腫,但可明顯改善症狀。
壓迫包紮;2.限制水、鈉入量及使用利尿劑;
3.治療絲蟲病或丹毒;
4.烘綁治療;
手術療法:術式包括淋巴管或淋巴結-靜脈吻合術;帶蒂網膜移植術;病變部分切除植皮術。大多數淋巴水腫不需外科手術。約15%的原發性淋巴水腫最終需行下肢整形手術。現有手術方法除截肢手術均不能治癒淋巴水腫,但可明顯改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