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胃痛 或是心梗信號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黃蓉芳、李津通訊員許詠怡)近日, 一篇名為《逝者與未亡人》的文章引起眾多線民關注, 文章詳細再現了春雨醫生前CEO張銳心梗猝死的前後故事。 張銳在心梗前的兩個小時, 曾線上諮詢醫生, 問“最近有牙痛伴有胸口痛的症狀, 這是怎麼了”, 得到的回復是“冠心病的可能性比較大, 需要做心電圖確診”。 但僅僅兩個小時後, 向來健康的張銳永遠地倒下了, 當時他離最近的醫院僅僅相隔一條街。
惋惜之餘, 也有不少人疑惑, 為什麼牙痛、胃痛是心肌梗死的前兆?在日前廣州日報“健康有約”的微課上,
這些“非典型”疼痛
可能是心梗前兆
急性心梗, 指的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 說起心肌梗死的前兆症狀, 不少人首先就會聯想到心痛、胸痛。
羅承鋒介紹, 心梗最典型的是胸骨後、心前區的疼痛, 並伴有心律失常、乏力、呼吸困難、噁心等症狀。 然而, 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 心梗還有一些不典型症狀, 一般見於嚴重的心梗病情, 但因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可能被忽視。
“心梗患者出現上腹部疼痛時, 容易被認為是胃痛, 需要做心電圖進行排查。 非典型疼痛還包括牙齒痛、下頜痛、頸部痛、上肢痛、肩背痛等。
羅承鋒還提醒, 普通體檢並非萬能。 出現疼痛徵兆時, 不要因為近期做過心電圖或彩超, 結果顯示正常就掉以輕心。 “症狀不發作時心電圖是可以完全正常的, 最好在醫生的評估下做進一步檢查, 如無創的CT或造影。 ”
心梗患者年輕化
危險人群要警惕
在過去, 心肌梗死總被認為是一種“老年病”, 但近年來心梗發病越來越年輕化, 羅承鋒近期就診治了兩位僅24歲就心肌梗死的患者。
①55歲以上的男性。
②吸煙人群。
③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者。
④生活習慣不佳、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的人群。
此外, 心血管疾病與氣候也有很大關係。 冬夏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夏天出汗多, 血液濃縮, 容易誘發急性發作。 冬季早晚溫差大, 高血壓波動會很大。
當前最多見的心血管疾病是高血壓, 中國有將近3億人群患病。 動脈粥樣硬化的危害主要體現在缺血, 如心肌缺血、心梗、腦梗塞等, 腎臟缺血(腎動脈狹窄)也可引起腎臟萎縮;還有出血, 如腦出血等, 當然, 還可表現為主動脈等血管瘤樣擴張、主動脈夾層等。
遭遇心梗
這樣做最救命
突發心梗, 時間就是生命。 羅承鋒表示,
不幸遭遇急性心梗, 該怎麼做?首先, 患者如果意識清醒, 一定要保持鎮定, 及時呼叫120, 如有特殊情況, 救護車無法短時間內趕到,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讓家人朋友送往醫院。 撥打120後, 患者要注意休息停止一切活動, 如果家中有救心丸、救心丹等藥物, 可適當服用。 患者不要認為“忍一忍就能熬過去”, 因為心肌一旦發生大面積壞死, 就極易誘發猝死。
冠脈支架術後
要堅持吃藥
目前臨床應用的治療心肌梗塞的手段, 除了使用硝酸甘油以及其他抗缺血、抗血栓的藥物, 還有各種血運重建手段,
羅承鋒談到, 我國開展冠脈支架植入術已有30多年, 技術比較成熟, 僅2016年就開展超過60萬例, 它也是解決冠脈狹窄最有效的方法, 也相對安全。 病人植入支架, 對工作生活基本上沒有什麼影響, 但患者要堅持藥物治療, 預防支架內血栓形成。
“現在可用的支架有三種, 分別是裸金屬支架、藥物洗脫支架和生物可降解支架。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藥物洗脫支架, 這要求患者在術後一年裡要堅持服用抗血栓藥物, 從而預防支架內形成血栓, 一年後由主治醫生來評估決定治療方案。
羅承鋒提醒, 發生過心肌梗死的患者, 經過積極治療後, 血運狀況良好的情況下, 日常生活不會受太大限制。 但三個月內活動量不宜太大, 適當散步、做家務都是可以的。 但如果患者突發心梗後就診不夠及時, 心肌壞死面積過大, 導致心衰, 容易氣喘, 對往後生活會有一定影響。 患者要積極控制血壓、血糖等, 還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 包括戒煙、限酒、活動強度的調整, 減少高鹽高脂飲食, 多進食蔬菜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