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
25歲的快遞員劉先生出現活動後胸悶、胸痛的症狀,
每次持續5~10分鐘,
口服鎮痛藥後緩解。
3月8日中午在家休息時,
他突發胸痛,
心臟停跳,
臉色蒼白,
脖子上的血管凸顯,
被女友送到附近醫院搶救,
心電圖檢查提示他發生了急性心肌梗死。
無獨有偶,
當天晚上,
28歲的IT男林先生也突發胸痛,
不能緩解,
原來也是發生了心梗。
後來,
他們均被送到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心內科搶救,
急診冠脈造影證實均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經過病變血管的血液迴圈 重建的治療後,
他們轉危為安,
近日出院。
據悉,
這兩個年輕人均有超過10年的吸煙史,
每天吸煙20支以上,
而且工作強度較大,
飲食也不規律,
加班熬夜沒准點吃飯是常事。
其中,
林先生體重近95公斤,
BMI高達33,
還患有糖尿病。
年輕的心肌梗死患者在近年來並不少見,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周滔介紹說,
年輕人的以下不良習慣很危險:每天吸煙20支以上,
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2~3倍。
高脂飲食,
會導致血管裡的脂肪越來越多,
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
造成血管堵塞。
高壓力和高強度的工作以及經常熬夜時,
人體生物鐘可能會被打亂,
交感神經長期處於興奮狀態,
導致體內過多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
進而導致血管收縮,
血壓和血糖也升高,
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
保護心腦血管並不如人們想像中複雜,
其實一些簡單的行為就能使身體做出改變。
簡單的運動、簡單的測試、簡單的檢查,
即便偷偷懶也能收穫不錯的效果!
英國心血管學會伊恩·辛普森(Iain Simpson)博士的一項研究指出,
吸煙等危險因素會使人的心臟年齡超越個人實際的生理年齡,
因此人們應找出心臟“真正”的年齡,
以降低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
英國學會聯合會發佈的最新心血管疾病預防推薦意見中,
推薦了伊恩·辛普森JBS3的風險計算方式,
建議所有人在醫生的幫助下以此來測量真實的心 髒年齡。
如一位35歲的常吸煙、患高血壓、高膽固醇並有心臟病家族史的女性受測者,
JBS3測試結果顯示她的心臟真實年齡是47歲,
在沒有心臟病或中風發 作的情況下,
可以活到71歲。
但如果她停止吸煙並降低膽固醇和血壓,
不僅將她的心臟年齡降至30歲,
還有可能活到85歲。
倫敦大學體育鍛煉和健康學院的邁克·盧斯莫爾博士在英國BBC新聞網上近日刊登的文章中,
鼓勵人們應做更多的“低層次”運動,
如簡單地站起來,
甚至經常離開座位,
就能永遠改變你的生活。
他介紹,
研究表明,
經常活動的人比不活躍的人患上心臟病的風險低40%,
高血壓患病率減少近50%,
患老年癡呆症的 風險降低了三分之一。
每天站立3小時能延長兩年的壽命。
所以一個簡單的動作,
就算只在樓梯上走了一步或僅僅站了一會都可以讓你在走向健康的道路上更近一步!(綜合自廣州日報、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