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老年人也需要柔韌性鍛煉

人到中年後, 連接骨與骨的關節囊、韌帶、肌腱等會逐漸發生變性、老化, 關節活動範圍受限, 柔韌性會變得越來越差, 從而容易發生跌倒, 並且年齡越大, 跌倒後發生骨折的概率以及致殘率會越高, 所以老年人更應當尤為重視柔韌性的鍛煉。

柔韌性是指關節活動幅度以及跨過關節的軟組織(包括韌帶、肌腱、肌肉、皮膚和其他組織)的彈性和伸展能力。 柔韌性鍛煉就是通過伸展運動來提高關節的活動度及肌肉耐力。 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老年人每週進行至少兩次的柔韌性鍛煉, 強度為拉伸達到拉緊或輕微不適,

而又沒有達到痛楚的感覺, 時間為每次保持30秒至60秒。

通過柔韌性鍛煉可以擴大關節的活動幅度, 從而提高身體的靈活性, 有助於避免和減輕發生損傷, 另一方面, 柔韌性鍛煉可以放鬆肌肉, 達到減輕肌肉疲勞的目的, 同時, 通過柔韌性鍛煉還能夠改善肌肉的血流和營養供應, 從而延緩肌肉衰老, 延緩皮膚鬆弛。

下面介紹一些適合中老年人開展的簡易柔韌性鍛煉:

(1)壓腕:兩手指交叉, 手心向外, 做壓指、壓腕的動作。 充分向前、向上伸展或有節奏地振壓。

(2)壓肩:單人鍛煉時可以尋找一個穩定的支撐物, 面對支撐物, 手扶一定高度, 上體前俯, 做向下振動壓肩動作。 兩人或多人鍛煉時, 兩人面對面站立, 互相扶按肩部,

做身體前屈的振動壓肩動作。

(3)壓腰:呈直角坐在墊子上兩腿伸直挺胸, 塌腰並向前屈體, 兩手儘量伸向前方, 使胸部貼近腿部, 並持續一段時間。

(4)壓腿:面對高的支撐物, 單腿提起, 腳跟放在上面, 兩腿伸直、立腰、收髖, 上體前屈, 向前向下振壓, 左右腿交替進行。

(5)壓踝:跪在墊子上, 臀部壓在踝關節處, 向下振壓。

提示

柔韌性鍛煉要循序漸進, 牽拉肌肉要適度, 使被牽拉的肌肉有輕微不適的感覺, 而又沒有達到痛楚;掌握主動性練習與被動性練習相結合, 動力性練習與靜力性練習相結合的原則;做柔韌性鍛煉時不要屏住呼吸, 動作要緩慢, 可採用伸展—放鬆—伸展的方法;最後, 柔韌性鍛煉也可在健身活動前或後進行, 健身前有助於熱身,

防止受傷, 健身後有助於放鬆肌肉, 消除疲勞。 (北京市體育局《科學健身》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