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宿菜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福建民間草藥》
【拼音名】Xīnɡ Xiù Cài
【別名】假辣蓼、泥鰍菜(《廣州植物志》), 紅根草(《福建民間草藥》), 紅氣根、紅七草、金雞腳、百煎草、蛙霓草(《廣西中獸醫藥植》), 黃鰍竄、紅頭繩、血絲草(《江西民間草藥》), 紅燈心(《浙江中藥資源名錄》), 紅筋仔(《閩東本草》), 大田基黃、麻雀利(《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紅筋草、地木回、拔血紅、紅香子、紅梗草、田岸柴(《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定經草、水柯、紅根仔、矮荷子(《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報春花科植物星宿菜的全草或帶根全草。 4~8月採收, 鮮用或曬乾。
【性味】
苦澀, 平。
①《救荒本草》:味苦澀。
②《福建民間草藥》:微苦澀, 平。
③《閩東本草》:味酸苦,
【功能主治】
活血, 散瘀, 利水, 化濕。 治跌打損傷, 關節風濕痛, 婦女經閉, 乳癰, 瘰鬁, 目赤腫痛, 水腫, 黃疽, 瘧疾, 痢疾。
①《福建民間草藥》:活血行瘀, 利尿逐水。
②《江西民間草藥》:治打傷腫痛, 目赤腫痛, 瘧疾。
③《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治吐血, 咳嗽。
④《閩東本草》:活血通絡, 舒筋消腫。 治月經不調, 血虛寒熱, 陰囊腫大, 跌打損傷, 骨折, 痔瘡, 身骨酸痛。
⑤《廣西民間常用草藥》:治小兒疳積, 疝氣, 黃疸, 心胃氣痛, 眼熱紅腫, 淋濁, 肺癆咳嗽。
⑥江西《草藥手冊》:治胃炎, 乳腺炎, 中耳炎, 婦女白帶。
⑦《福建中草藥》:祛風行氣, 活血通絡。 治中暑腹痛吐瀉, 痢疾, 關節風濕痛, 閉經, 痛經, 瘰鬁, 乳癰, 蜈蚣螫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5錢(鮮者1~3兩)。 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