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韓國出現5例疑似寨卡病毒感染

中新網2月3日電 據韓媒報導, 韓國防疫當局最新消息稱, 截至目前韓國境內共接到五起寨卡(Zika)病毒感染可疑案例, 其中三起確診為陰性, 兩起仍在檢測中。 韓國傳染病應對級別仍維持在“關注”階段。

據報導, 按照韓國的防疫機制, 海外爆發新型傳染病時應對級別為“關注”, 國內出現患者時將上調至“注意”。 寨卡熱是寨卡病毒引發的一種蚊媒傳染病, 被感染後的症狀包括發熱、疹子、關節痛、結膜炎。 症狀可持續數日至一周, 也有可能沒有特殊症狀。 有傳孕婦感染病毒, 其產下的嬰兒有可能出現小頭症。

當地時間2月2日淩晨,

世界衛生組織(WTO)正式宣佈寨卡病毒疫情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後, 韓國防疫當局就寨卡病毒的預防緊急召開會議。

韓國疾病管理本部在會上表示, 寨卡在韓國傳播的可能性低, 但要注意在海外感染該類病毒後入境韓國的患者。 出席會議的疾病學、婦產科、感染內科、 昆蟲學等各界專家一致判斷, 目前寨卡病毒通過蚊蟲在韓國傳染的可能性不大, 因為韓國無埃及叢林蚊等病毒載體, 白蚊雖為病原體但在冬季停止活躍, 而且白蚊 一般在深林中才有繁殖, 僅占韓國蚊蟲量的2%-3%, 傳播力弱。

專家指出, 寨卡病毒最可能的情況是通過人類載體攜帶入境。 日前, 韓國保健福祉部(衛生部)已將寨卡熱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第四類傳染病是指, 在國內發現的新發傳染病或有發生隱患的傳染病, 以及有從國外傳入國內隱患的傳染病。 非典型性肺炎(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正屬於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在韓國, 出現確診患者前指定為法定傳染病較為罕見。 韓國保健部官員表示, 每年約有4萬人、每週約有600人從巴西進入韓國, 泰國年均入境客為170萬人左右, 印尼入境客為40萬人。 考慮到遊客入境情況、疫情擴散趨勢等, 提前將寨卡熱列為法定傳染病。

寨卡熱被列為法定傳染病後, 為已經感染或疑似感染病毒的患者進 行診療的醫務人員必須及時告知保健所相關情況, 違者將被處以200萬韓元(1.99萬元)以下罰款。

報導指出, 韓國疾病管理本部建議孕婦不宜到近兩個月爆發寨卡病毒的國家旅遊,

若不可避免出行且在回國後出現發熱、起疹、眼內充血等症狀, 應立即向相關醫療部門申報。 其他人群前往高危感染國家時, 應做好蚊蟲防治工作, 回國後一個月內不宜獻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資料, 寨卡病毒正在美洲進行“爆炸式”傳播, 預計該病毒可能在美洲感染300萬至400萬人。 寨卡病毒目前已肆虐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包括21個南美洲、10個亞洲、非洲和太平洋國家和地區均已報告了感染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