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鼻咽部惡性腫瘤診斷及治療

診斷

1.病史 注意有無血性鼻分泌物(血染涕)、鼻阻、頸部包塊、頑固的中耳腔滲液、耳悶及聽力減退, 有無複視、頑固性頭痛而不能以其他病變解釋者。

2.檢驗 作EB病毒補體結合試驗、玫瑰花結試驗, 晚期患者應定期查肝、腎功能, 血常規等。

3.體檢

①前、後鼻鏡、纖維鼻咽鏡或鼻內鏡檢查, 注意鼻咽部各壁的形態、有無腫塊或潰瘍、觸之是否容易出血;

②耳部檢查, 注意鼓膜及聽力有無改變;

③頸部觸診, 注意頸部腫塊的位置、大小、硬度、活動度、與表面皮膚是否粘連;

④檢查有關顱神經功能是否異常;

⑤注意全身情況, 有無遠處轉移,

對可疑患者應作相應檢查。

4.鼻咽部活檢 必要時可作頸部淋巴結活檢、脫落細胞或頸淋巴結穿刺抽吸病理檢查。

5.肝脾、頸淋巴結超聲波檢查。

6.X線檢查 顱底、胸部及有症狀部位的骨骼攝片, 必要時作鼻咽部鋇膠漿造影。 有條件應作頭顱及鼻咽CT或MRI檢查。

7.肉眼螢光檢查法 利用鼻咽癌吸收螢光素比正常組織多的特點, 口服或靜脈注射螢光素1g, 在稍暗房間內用紫外線燈觀察鼻咽處, 癌腫呈深黃色或淡黃色。 正常粘膜呈紫藍色。

治療

1.以放射治療為主, 進行深部X線、60Co、電子加速器外照射或(和)後裝內照射。

2.中醫中藥治療, 以扶正為主, 佐以活血祛瘀解毒。 常與放療、化療配合使用。

3.嚴格選擇手術治療。 早期原發鼻咽癌、分化較高的鱗癌、淋巴上皮癌、梭形細胞癌、腺癌等病灶較局限、放射治療後局部復發者,

且無顱底骨質破壞、無遠部轉移或轉移僅限於頸部、全身情況良好者, 可考慮腫瘤切除術, 術後加用化療。 原發病灶已控制, 頸部腫塊不消退者, 可根據情況, 考慮行頸淋巴結清除術。

4.晚期及有遠處轉移者, 可試用化療(包括動脈灌注、局部化療)。

出院標準及隨訪

治療結束, 無明顯不良反應者可出院。 一般狀況良好, 有條件的可在門診放療。 在所屬醫療單位就近隨訪, 1~3個月複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