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降壓藥分類有幾個方面?

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有人說血壓高這個問題, 現在血壓高已經是一種普通的現象了, 當人們出現血壓高到時候都會選擇一些藥物來進行降壓治療。 關於常用的降壓藥也是有很多區別的, 如果不是專業的醫生給開的降壓藥, 自己不可以自行決定購買一些藥物的, 這個後果是很嚴重的。 下面就是降壓藥分類的介紹:

1、利尿劑。

主要是“噻嗪”類藥, 如氫氯噻嗪等, 主要適用於排尿異常並伴有水腫表現的患者。 另外, 還有呋塞米, 對於噻嗪類藥物無效時, 呋塞米則可能有效。 但長期使用或不對證地錯誤使用利尿藥, 可能導致體內微量元素的過度排泄, 造成人體內電解質的紊亂, 常見不良反應是口幹口苦、疲倦乏力、尿潛血、尿血之類。 應用中要注意避免血鉀過低, 同時如果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風的情況, 應避免使用這類藥物, 因為其常見的副作用是:會導致血鉀降低、尿酸升高。

2、β受體阻滯劑。

主要是“洛爾”類藥, 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 主要有抑制興奮、鎮靜的作用, 適用於容易緊張、焦慮、心率過快的患者。 適用於高血壓伴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懷孕的患者(總的來說, 要以過度興奮、緊張等表現作為用藥的依據),

但對於哮喘或周圍血管病的患者則不要使用該類藥物, 同時該類藥物還會影響糖脂代謝, 可增加糖尿病發病風險。

3、α受體阻滯劑。

如派唑嗪, 主要有強心、興奮神經的作用, 較適用于有前列腺增生或脂質代謝紊亂的老年患者。

從其作用、效果上看, α受體阻滯劑與β受體阻滯劑剛好相反, 前者是致興奮的, 後者則是抑制興奮的, 所以β受體阻滯劑適用於心動過速、緊張興奮的患者, 而α受體阻滯劑則正好相反, 適用於心動過緩、沉衰不振的患者。

4、鈣拮抗劑。

主要是“地平”類藥, 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 主要是有抗動脈硬化的作用, 可以起到減少壓差(上壓與下壓的差值)的作用, 可用於治療各種類型的高血壓(單獨或與其他藥物合併使用)。 其副作用是:可能會引起頭痛、水腫、面色潮紅等。

5、血管緊張素抑制劑。

⑴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

主要是“普利”類藥, 如依那普利、雷米普利、卡托普利等。 常見副作用是:會引起咳嗽、血管性水腫。

⑵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ARB)。

主要是“沙坦”類藥, 如纈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厄貝沙坦等。

普利類 、沙坦類藥物更適於有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 同時有利於防止腎病進展, 但不可用於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