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心悸怎麼治療?這些方法非常管用!

當出現心悸症狀時, 充分說明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 患者必須要及時就診治療, 現如今治療心悸的方法有多種, 比如可以選擇重要, 患者也可以選擇中醫治療, 除此之外, 一些偏方效果也非常不錯。

一、心悸吃什麼中藥

如症見心慌, 伴有頭昏、乏力, 食欲不振或腹脹, 大便不成形, 面色萎黃失眠, 舌質淡苔薄白者可選用成藥人參歸脾丸和參苓白術丸治療。

湯藥可用:當歸10克, 龍眼肉10克, 黨參15克, 黃芪10克, 白術10克, 炙甘草10克, 酸棗仁10克, 茯苓10克, 遠志10克, 木香6克, 水煎服, 每日2次, 每次150毫升。

如症見心慌伴有焦慮, 恐懼, 虛煩不眠, 或多夢易驚, 舌質紅、苔少者, 可選用中成藥天王補心丹或朱砂安神丸治療。

湯藥可用經驗方:酸棗仁10克, 知母10克, 川芎10克。 茯苓10克, 龍齒20克, 牡蠣20克, 夜交藤12克, 竹葉6克, 生甘草10克, 水煎服, 每日2次, 每次150毫升。

二、治療心悸的偏方

方一

茯苓細粉、米粉、白糖各等分。 加水適量, 調成糊, 以微火在乎鍋裡攤烙成極薄的煎餅, 早、晚分作主食吃。

方二

桑椹15克。 用桑椹煮水, 代茶飲。

方三

龍眼肉、炒棗仁各10克, 芡實12克, 山萸肉10克, 白糖少許。 將棗仁、芡實洗淨, 與龍眼肉、山萸肉同放人鋁鍋內, 加水適量。

將鋁鍋置武火上燒沸, 用文火煎熬20分鐘,

濾去藥渣, 放人白糖, 攪勻, 裝入茶壺內。 吃龍眼肉飲藥液。

方四

茉莉花、石菖蒲各6克, 清茶10克。 共研粗末, 每日1劑, 沸開水沖泡, 隨意飲用。

方五

豬心1個, 大棗15克。 豬心帶血破開, 放人大棗, 置碗內加水, 蒸熟, 每日中午食之。

方六

豬腰500克, 山藥20克, 當歸10克, 黨參20克, 油、鹽、醬油、醋、蔥、薑各適量。

將豬腰對半剖開, 取去網膜及導管, 洗淨。 加入山藥等3味中藥清燉至熟, 將豬腰取出晾涼, 切成腰花裝盤, 澆上各調料即成。 當菜肴食之。

三、心悸的中醫治療

1、分清虛實

虛者指臟腑氣血陰陽虧虛, 實者多指痰飲、瘀血、火邪之類。

臨床上一般心悸見有神疲、乏力、脈虛者, 為心氣虛。 見有頭暈、色淡、脈細者, 為心血虛。

氣虛基礎上出現畏寒肢冷、面白者為陽虛。

血虛基礎上出現少寐多夢、五心煩熱、脈細數者為陰虛。

舌紫斑、隱青, 脈澀或結代者, 多夾瘀。

脘腹痞滿, 舌苔厚膩, 脈滑者, 多夾痰。 臨床常虛實夾雜, 要仔細辨別。

2、辨驚悸、怔忡

驚悸多因外因所致, 因驚而悸, 怔忡多內因而成, 外無所驚。

驚悸發作有時, 持續時間較短,

病情較輕, 為心之用病, 治療較易。 怔忡自覺心中惕提, 動悸不安, 稍勞即發, 發作無時, 持續時間較長, 病情較重, 多為心之體病, 治療較難。

二者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驚悸日久, 可以導致怔忡, 怔忡可以因驚而加重。

3、詳辨脈象變化

脈搏的節律異常為本病的特徵性徵象, 故尚虛辨脈象, 如脈率快速型心悸, 可有一息六至之數脈, 一息七至之疾脈, 一息八至之極脈, 一息九至之脫脈, 一息十至以上之浮合脈。

脈率過緩型心悸, 可見一息四至之緩脈, 一息三至之遲脈, 一息二至之損脈, 一息一至之敗脈, 兩息一至之奪精脈。

脈率不整型心悸, 脈象可見有數時一止, 止無定數之促脈。 緩時一止, 止無定數之結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