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發期是幾月份 手足口病高發期怎麼預防傳染
手足口病通常發生在春季, 其中3月份、4月份、5月份是手足口病高發的幾個月份, 不過家長不必太過擔心,
從手足口病監測顯示, 每年3月底開始, 手足口病開始高發, 到四五月份達到高峰。 每年的4~7月和9~11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 其中4~7月是全年第一波發病高峰期(主高峰期), 9~11月是第二波發病高峰期(次高峰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 以嬰幼兒發病為主。 大多數患兒症狀輕微, 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 少數患兒可能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損害, 引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馳緩性麻痹、神經源性肺水腫和心肌炎等, 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 容易發生死亡。
不過手足口病不可怕, 重在預防。 手足口病高發期一旦發現病情要送醫就診。
手足口病高發期怎麼預防傳染
1、患兒居室內應空氣新鮮,
2、保持口腔清潔, 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每次餐後應用溫水漱口。
3、患兒一周內應臥床休息, 多喝溫開水。 患兒會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 不願進食, 因此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 口腔有糜爛時可吃一些流質食物, 禁食刺激性食物。
4、將患兒與健康兒童隔離。 一般患兒應至少留在家中隔離2周, 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結痂。 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等用品應徹底消毒。
5、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 衣著應寬大、柔軟, 經常更換。 床鋪應平整乾燥。 剪短患兒指甲, 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 防止抓破皮疹。
6、別帶兒童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7、居家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 要經常通風, 勤曬衣被。
8、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9、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 並妥善處理汙物。
10、兒童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居家治療的兒童, 不要接觸其他兒童, 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 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症患兒不必住院, 宜居家治療、休息, 以減少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發病初期, 孩子會先有發熱、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樣的症狀。 有的孩子可能有噁心、嘔吐等症狀, 以後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現橢圓形或梭形的水泡, 皰的周圍有紅暈水皰的液體清亮, 水皰的長軸與皮紋是一致的。
然後水皰的中心凹陷變黃、乾燥、脫掉(脫屑), 另外指、趾端有散在的比較堅硬的淡紅色丘疹或者皰疹。
同時在口腔裡,
手足口病併發症
手足口病通常不嚴重, 幾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療便可康復, 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內痊癒,併發症不常見。
手足口病高發期極少病人可併發無菌性或病毒性腦膜炎,其症狀是發熱、頭痛、頸直或背痛。其他常見的併發症有:心肌炎、腦炎或腦膜炎、肺炎、肺水腫、脊髓灰質炎樣肢體癱瘓、過敏性紫癜等,多發生於發病後2~5 天,如不及時治療,可能致命。死亡率極低,僅十萬分之一或幾萬分之一。
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內痊癒,併發症不常見。手足口病高發期極少病人可併發無菌性或病毒性腦膜炎,其症狀是發熱、頭痛、頸直或背痛。其他常見的併發症有:心肌炎、腦炎或腦膜炎、肺炎、肺水腫、脊髓灰質炎樣肢體癱瘓、過敏性紫癜等,多發生於發病後2~5 天,如不及時治療,可能致命。死亡率極低,僅十萬分之一或幾萬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