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這些拔火罐的細節嗎?
目前罐子的種類主要有竹罐、玻璃罐、橡膠罐和真空罐。 竹罐因為需要用中藥液來煮, 比較復雜, 使用較少。 玻璃罐臨床用的較多, 能及時觀察到皮膚的情況。 橡膠罐用在相對不是很平的地方, 比如關節部位等。 家庭用罐一般選擇真空罐比較合適。
醫院拔火罐一般用鑷子夾一小團棉球, 蘸上適量酒精, 罐口斜下, 點燃棉球, 伸入罐的底部繞1—3圈后抽出, 并迅速拔上。 注意不要讓燃著的棉球碰到罐口, 以免燙傷皮膚。
當然家里用真空罐操作起來更為容易, 也不會發生燙傷, 只是祛風散寒作用比不上火罐。
哪些病適合拔罐
拔火罐常用于治療腰背痛、頸肩痛、風濕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和更年期綜合征等。 但趙主任認為, 在家里拔火罐只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病情比較嚴重的最好還是到醫院治療, 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趙主任接著介紹了幾種家庭拔火罐治療常見病的方法。
腰痛:在腰部痛處和委中穴(腿彎正中)拔罐, 10—15分鐘, 每日1次。
肩周炎:在肩部疼痛的地方拔罐, 10—15分鐘, 每日1次。
落枕:在患側脖子和背部, 尋找壓痛點, 拔罐10分鐘左右。
起罐不要硬拔
在家里拔火罐時, 罐口應光滑無破損, 也不要太薄, 防止把皮膚割傷了。 同時, 在操作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根據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選擇適宜的罐, 像寬闊而肌肉豐厚的背部、大腿處,
2. 留罐時間根據病情、部位決定。 一般留罐10—15分鐘, 大罐吸拔力強, 可適當縮短時間, 否則可能會起泡。 若是起泡比較細小, 則不用特別處理, 一般會自行消退;起泡較大時最好到醫院處理, 先局部消毒, 然后用消毒針具刺破, 敷上消毒紗布。
3. 起罐時別使勁往下拔, 要一手握罐, 一手壓旁邊的皮膚, 讓空氣進去, 罐自然就下來了, 拔罐之后皮膚上的紫斑一般兩周能消失。
4. 吃得過飽、過度勞累、饑渴時不宜拔罐。
5. 頸部、腋下和腹股溝等有大血管的地方, 皮膚有過敏、水腫或者潰瘍的地方, 都不能拔罐;孕婦的腰骶部和腹部也禁止使用, 以防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