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脾胃虛寒胃炎那些中藥方

人的腸胃是身體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不僅僅可以控制我們的消化, 而且有效的可以幫助我們消化吃下去的食物, 我們的腸胃喜溫喜熱, 不過不喜歡涼性的食物, 涼性的食物吃下去, 以後很多人會出現口吐苦水, 舌頭發苦, 舌苔發白這就是所謂脾胃虛寒胃炎的症狀,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瞭解一下有哪些中藥方呢。

胃脘部隱隱作痛, 喜溫喜按, 得熱痛減, 饑而痛增, 進食後痛減, 泛吐清水, 納差脘痞, 大便溏薄, 神疲乏力, 甚則四肢不溫。 舌質淡, 苔薄白或膩, 脈虛弱或遲緩。

治法

溫中健脾, 和胃止痛。

方藥

黃芪建中湯

黃芪15g, 黃連6g, 吳茱萸5g, 煆瓦楞子15g, 桂枝10g, 白芍10g, 乾薑10g, 陳皮12g, 半夏10g, 茯苓15g, 延胡索10g, 白術15g, 建曲12g, 麥芽12g, 甘草, 大棗6枚。

方解

方中黃芪補中益氣;陳皮、半夏、吳茱萸、乾薑溫胃化飲, 暖胃止痛;桂枝、乾薑、白芍、甘草、大棗取小建中湯之意以溫脾散寒, 和中止痛;黃連配吳茱萸取左金丸之意以辛開苦降,

寒熱並用;煆瓦楞子制酸止痛, 除嘈雜;陳皮、延胡索理氣和胃, 止痛;白術、茯苓、建曲、麥芽、甘草、大棗健脾益氣, 消食和胃;甘草又能調和諸藥。 上藥配合, 共成溫中健脾, 和胃止痛之劑。

注意事項

本型患者以胃痛隱隱, 喜溫喜按為其特點, 在臨床中較為多見。 祛寒常用溫藥, 但不可過服、久服, 以免化燥傷陰, 引發變證。 在此型患者的治療中, 健脾益氣和胃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脾胃強健, 飲食增加, 機體的抗病能力逐漸增強, 才能邪祛正安, 黨參、白術、茯苓、砂仁、陳皮、建曲、麥芽、雞內金等藥應根據情況及時應用。

之所以我們會說, 脾胃虛寒胃炎必須要用中藥材可以調理, 那麼就是因為平常的生活當中, 脾胃虛寒是屬於一種,

男性疾病也是氣血兩虧, 必須要通過中醫慢慢的進行調理, 相信一個月堅持下來已經可以達到良好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