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決定健康
半個世紀以來, 世界上不少國家在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以下簡稱“慢病”)的防治中, 都投入了較大財力和精力, 並採取了諸多防治措施, 其效果並不顯著。 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肥胖和癌症等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這些慢病在世界上並沒有得到控制。 目前, 這些病在我國也呈上升勢頭, 其導致病人死亡的比例是所有急性傳染病加起來的2倍。
慢病成為疾病的“主力軍”, 原因何在?研究表明, 目前由生活方式和行為因素引發的疾病幾乎占到60%。 近期國內外有關研究均顯示, 不良生活行為方式是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慢病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吸煙。 據統計, 我國居民吸煙率為24%。 其中男性吸煙率為50.2%, 女性為2.8%。 吸煙危害巨大。 以2005年為例, 全國67.3萬人死於與吸煙相關的肺癌、心血管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可以說, 吸煙是導致慢病的第一不良行為。
其次, 久坐少動。 久坐被世界衛生組織看作十大致死致疾殺手之一, 全球每年有200多萬人的死亡與久坐少動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久坐少動與工作性質有很大關係。 據統計, 半數以上勞動者工作中以坐和站為主, 行走時間短, 以車代步、不爬樓梯乘電梯。 許多人把較多業餘時間用在與久坐有關的活動上, 看電視、上網等已成為不少人閒暇時的主要消遣方式。
不良的行為和生活習慣還有很多:心理負荷增加、吃得太多(可致肥胖)、熬夜、飲酒無度, 以及賭博、賣淫、嫖娼、吸毒等。 這些不良行為都會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那麼, 消除不健康的行為方式, 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收益呢?上海曾對一組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進行了2年有效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指導。 結果發現, 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分別下降了20%與18%。
其他相關研究亦取得了可喜結果, 並且證明:對主要危險行為因素進行有效控制, 能夠成功預防75%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推而廣之, 如果能對各種類型不良行為都進行改善, 所有慢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21世紀健康的新主題、新概念非常強調疾病的預防;中醫也推崇“上工治未病”、“大醫治世”,
事實已經證明, 行為決定健康。 早在1992年, 維多利亞宣言中就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 適當運動, 心理平衡, 限酒戒煙。 這16個字其實就是健康行為的標準, 每個關注健康的人都應該在實際生活中加以遵守、努力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