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排錢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拼音名】Pái Qián Cǎo

【英文名】Beautiful Phyllodium Twig and Leaf

【別名】龍鱗草、午時合、金錢草、午時靈、疊錢草、錢排草、雙排錢金錢豹、四季青、錢串草、雙金錢, 紙錢劍、獵狸尾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排錢樹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yllodium pulchellum(L.)Desv.[Desmodium pulchellum(L.)Benth.;Hedysarum pulchellum L.]

採收和儲藏:夏、秋採收, 鮮用或切片曬乾。

【原形態】排錢樹 直立亞灌木, 高0.5-1.5m。 枝圓柱形, 柔弱, 被柔毛。 為三出複葉, 具柄;葉片革質, 頂端小葉長圓形, 長6-12cm, 生小葉比頂生小葉小約2倍, 先端鈍或近尖, 基部近圓形, 邊緣略波狀, 上面綠色, 無毛, 或兩面均有柔毛。 總狀花序頂生或側生, 長8-30cm, 由多數傘形花序組成,

每一傘形花序隱藏於2個圓形的葉狀苞片內, 形成排成串的銅錢, 故名排錢草;萼長約2mm, 裂齒披針形, 有柔毛;花冠蝶形, 白色, 長約 6mm, 旗瓣橢圓形, 翼瓣貼生於龍骨瓣;雄蕊10, 二體;雌蕊1, 花柱內彎。 莢果長圓形, 無毛或有柔毛, 邊緣具睫毛, 通常有2節, 先端有喙, 種子褐色。 花期7-9月, 果期9-11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路旁、荒地或灌木叢中。

資源分佈:分佈于江西、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化學成份】

全株含蟾毒色胺(bufotenine), N, N-二甲基色胺(N, N-dimethyltryptamine), N, N-二甲基色胺氧化物(N,N-dimethyltryptamine oxide), 5-甲氧基-N-甲基色胺(5-methoxy-N-methyltryptamine), 5-甲氧基-N, N-二甲基色胺(5-methoxy-N, N-dimehyl-tryptamine), 5-甲氧基-N, N-二甲基色胺氧化物(5-methoxy-N, N-dimethyl-tryptamine oxide), 禾草堿(gramine), 3-甲基氧中基吲哚(3-dimethylaminomethyl-indole), 1-甲基-1, 2, 3, 4-四氧-β-哢巴啉(1-methyl-1, 2, 3, 4-terahydro-β-carboline)。

種子含大黃素甲醚-1-葡萄糖基鼠李糖甙(physcion-1-glucosylrhamnoside), 半乳糖配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

【藥理作用】蘆竹堿小劑量能升高麻醉貓的血壓,

但增大劑量(30-40mg/kg)則為降壓, 隨後呈繼發性升壓;能降低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 而不會回升;對哺乳類動物中樞神經糸統有興奮作用, 大劑量則導致麻痹;1:25000濃度引起離體子宮收縮。

【性味】味淡;苦;性平;小毒

【歸經】肺;脾;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行水;活血消腫。 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牙疳;風濕痹痛;水腫;膨脹;肝脾腫大;跌打腫痛;毒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15g, 鮮品60-120g;或浸酒。 外用:適量, 搗敷。

【附方】①治感冒、發熱: 排錢草幹葉三至六錢, 水煎服。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②治關節炎: 排錢草二至四兩, 黃酒二兩。 加水適量煎服。 ③治腹水: 排錢草二至三兩。 水煎服。 ④治鎖喉風, 牙痛: 排錢草二兩。 水煎服。 (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間草藥》)⑤治跌打損傷:排錢樹幹莖、葉二至三兩,

水煎調酒服。 (《福建中草藥》)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消風熱, 浸酒去瘀生新, 治小兒馬牙疳, 又治跌打。

2.《嶺南采藥錄》:治月內鎖喉病, 牙痛, 以之浸酒能去瘀生新, 又能去濕消滯。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