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痙攣怎麼治療 選對方法很關鍵
現代很多人都遇到過腸痙攣的問題, 主要來自於多個方面, 比如大家經常會不注意個人的身體護理, 不注意個人的身體健康, 飲食方面的不妥當, 都有可能會造成腸痙攣的出現, 腸痙攣, 發生時病情比較急, 可能會產生一瞬間的疼痛感, 會讓患者疼到站不起來, 甚至可能會併發有噁心嘔吐症狀, 所以在腸痙攣的治療上要嚴格把關, 詳細瞭解關於腸痙攣的治療方法。
一、第一級治療 給孩子以撫慰, 搖動孩子, 減低環境噪音, 用熱水袋捂嬰兒腹部;對家長給予支持和關心;可服用中藥或二甲基矽油。 一些中藥具有解痙作用, 服用中藥(洋甘菊、馬鞭草、甘草、茴香、香峰草及薄荷組成的粉末)7天后, 腸痙攣改善, 但夜醒次數未見減少。 二甲基矽油是一種非吸收性藥物, 通過改變氣泡表面張力, 使氣泡融合或彌散, 促進氣體排出, 對人體無副作用。 試圖用它來減少腸道氣體。
二、第二級治療 即藥物治療。 可用解痙藥(如西托溴銨)能阻斷平滑肌的毒蕈堿型受體, 還可直接作用於平滑肌, 解除平滑肌痙攣。 無效者可用鹽酸雙環胺, 它作為一種抗膽鹼能藥物, 具有阿托品樣的解痙作用, 並有一定的中樞安定作用, 在治療嬰兒腸痙攣方面有一定的療效。 但近來有研究發現, 6個月以下的嬰兒用此藥可發生呼吸暫停, 使此藥的應用受到限制。 至今尚無一種完全有效的藥物來治療腸痙攣。
三、第三級治療 改變飲食和/或藥物治療。 母乳餵養的母親不食用牛奶、乳製品、魚和蛋;人工餵養兒給予豆奶或水解酪蛋白的奶方, 能明顯改善嬰兒腸痙攣。 對於CMPI引起的腸痙攣者, 去除牛奶蛋白, 改用豆奶或水解蛋白後, 71%-88%的患兒症狀有改善。 由於藥物治療(如鹽酸雙環胺)有一定的副作用, 而且有時療效不理想, 飲食改變可能比用藥更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