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防控近視,他提出模擬“牧區陽光”

根據江蘇省教育廳監測, 2017年全省學生總體近視率為75.4%, 每天戶外活動兩小時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近視發展, 但學生課業負擔很重, 能達標的並不多。 江蘇省中醫院眼科王育良教授獨家向揚子晚報記者介紹了他們的研究, 團隊研究了盛產“超視力”的牧區環境, 提出了“高仿陽光”的概念, 希望通過營造類似牧區的光照小環境, 能拉住學生們不斷加深的視力。

“超視力”多發生在內陸牧區

2015年8月2日, 中央電視臺“挑戰不可能”節目組來了來自非洲Masai部落丹尼爾兄弟, 他們在長城上從800米遠認出人形, 通過嚴格評判視力應超過6.0;之後還有兩對夫婦在節目組出現,

分別來自蒙古國和我國內蒙古地區, 他們能分辨百米之外的車牌, 或從350米處飛來的無人機上辨認視力表, 一樣展現了驚人的視力。 “我們把裸眼視力超過2.5稱為超視力, 他們生活的區域則為超視力高發區, 簡稱為超視區, 其共同特點都是內陸草原的牧區。 ”

王育良教授告訴記者, 如果把目前城市室內的視環境與“超視區”室外視環境比較, 可以發現主要的不同為, “超視區”居民多從事戶外活動, 人眼處於視遠、交替調節、追逐視為主的狀態, 生活節律也大多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

人工光源照射時間可能影響視力

那在類似的室外環境中, 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影響視力呢?王育良教授團隊曾經對新疆伊犁哈薩克族的視力進行過調查,

結果顯示, 在城市和牧區哈薩克人飲食及民族習慣相同、小學教育課程作業相同的情況下, 城市哈薩克族人71%人工光源照射超過6小時;牧區人群主要依自然晝夜交替活動, 87%人工光源照射僅為1-2小時。 結果顯示城市哈薩克族人裸眼視力僅18%視力1.0以上, 而牧區人群59%視力在1.0以上。

人工光源對視力的影響, 可能在於人造照明光源的出現打破了人類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 影響了部分與眼球發育相關的激素、基因蛋白的產生與代謝, 也可能是近視產生的原因。 王育良教授告訴記者, 在他們的動物實驗中, 延長日光燈人工光照後,

兔眼眼軸有增長, 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高仿陽光”來預防近視

“人類近視發生發展最關鍵的年齡段是青春期, 也是城市兒童學習任務較重的年齡段, 讓城市青春期學生“返璞歸真”並不現實, 甚至達到2小時戶外活動的標準都困難重重, 那是不是可以退一步來講, 我們來營造一個類自然的小環境來減少影響視力的因素呢?”王玉良教授說。

現在, 科技的進步使得能高度模擬自然光環境的構想得以實現, 比如植物學家發現白光LED對植物生長不利, 是因缺少有利植物生長的紅光, 故而發明了添加紅光的LED植物生長燈;另外, 水族燈中也有靠程式控制色溫以及照度模擬自然光變化的日出日落模式。

王育良表示, 模擬超視區自然環境的光譜來製造出一個小環境,

通過智慧技術來調控模擬超視區的自然光照度、光譜、節律變化, 甚至在教室裡也能模擬草原牧區遠近交替調節的“追逐視”的視狀態來, 可以為防控近視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揚子晚報記者楊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