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中樞淋巴瘤診療急需規範 化療總有效率在70%以上

原發性中樞神經淋巴瘤是一種罕見的原發於顱內或脊髓的惡性淋巴瘤, 預後差、生存期短。 以前, 手術是治療原發性中樞神經淋巴瘤的主要手段, 但手術風險大、術後近期復發率高, 放療雖然能延長患者生存期, 但接受放療的患者, 特別是老年患者較易出現遲發性神經毒性不良反應, 表現為腦功能失調、進展性癡呆、尿失禁等, 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血液內科主任劉元波教授在北京天壇醫院血液科主辦的2018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診治進展多學科論壇上指出,

原發性中樞神經淋巴瘤的治療模式早已發生巨大轉變, 聯合化療是首選治療手段, 手術已經退居二線起到活檢和挽救急症患者生命的作用, 放療劑量較前明顯減低, 主要用於不適宜化療、鞏固治療及挽救性治療患者。

目前, 劉元波教授團隊創新性地採取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及地塞米松方案或聯合利妥昔單抗治療確診後的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 該方案總有效率達70%以上, 與國外治療效果相近。 聯合化療的使用明顯改善了患者預後, 平均生存期延長到3-5年。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是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中心, 每年收治神經系統腫瘤5000例以上, 其中, 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近100例。 同時, 本院血液內科、神經外科、神經影像科、放療科及病理科開展多學科合作,

積極發揮專業優勢, 使學科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該團隊接下來會重點攻克難治復發的原發性中樞神經淋巴瘤治療, 將從自體幹細胞移植、新型靶向藥物的應用、CAR-T細胞等三個方面去探索新的治療方案和手段。 (記者 沙 瓊)